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论文题目大全 > >

高中政治新课改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型人才的策略[论文题目大全]

资料分类论文题目大全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8-0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高中政治的新课改要求的提出对当今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培养政治教师的阵地——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人才的培养策略上也应做出相应调整。这种适应高中政治新课改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并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的,必须依靠以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己为主的客观或主观上的共同推动方可以成功。

(一)社会方面

社会往往给人才培养提供了大致方向和总体要求,因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的环境,思政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在社会中一直属于偏冷的专业,一直遭受社会的“冷眼相待”,就连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毕业后从事的政治教师这一职业同样遭到社会的“冷眼”与误解。因此,新课改下,培养思政专业人才应得到社会的宽解与支持。

1、提供可锻炼的机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因此,高校思政专业的学生应积极投身实践,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然而,现如今的培养模式中,思政专业的学生很少有参加以锻炼自身教学技能的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政专业的学生缺乏这种锻炼机会,社会上的学校因担心影响学校的教学进程而不愿意向师范生提供这样的机会。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应协调好各方利益,为师范生提供可锻炼教学技能的机会。只有不断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技能,较快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达到新课改的目标。

2、衔接好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

对于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学校教育所完成的是基础教育和基本专业技术教育,刚毕业的学生进入高中后一般都不能马上适应或满足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工作要求。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角度看,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还只是一个“半成品”,在进入学校时或进入学校以后,都需要有一个不断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的过程。新课改后,高中政治课对政治教师各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更需要一个培训上岗的过程。因此,社会应做好衔接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工作。只有这样思政专业人才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特殊需求,不断发挥出自身最大的精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出贡献。

3、加强思政专业人才的管理

2004年3月以来进行的高中政治改革是建国以来高中政治课课程体系最完整、课程门数较少、课程内容最多、课程知识涵盖面最宽、课程内涵增加得最多的一次改革。因而,社会需要建立一个开放有效而健全的思政专业人才管理系统,当思政专业人才需要系统地扩大和补充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管部门必须建立起某种聘任制度,按思政专业人才需求,经常性地进行增加、维持和调整思政专业人才的活动,保持思政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平衡,以维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有效地解决优化思政专业人才问题,提高思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思政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思政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要依据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以及思政专业学生的个体特征来制定相关的培养模式与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承载着将学生的个体特征变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有利条件这一重任。因而,在培养思政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在已经得到社会方面充分支持的条件下,学校更应该制定好适应高中政治新课改要求的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内容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门必修课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全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六门选修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中政治新课改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思政专业人才时要合理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针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自身特色,高校要想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马列原著课程的教学。要把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要组织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学队伍讲好、讲深、讲透马列原著,坚决反对淡化原著教学现象。

(2)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要使学生做到不但自己能够进行良好地心理调节,而且要能够对他人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做好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

(3)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使思政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地全而地掌握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决策,并能深入理解这些方针、政策的出台的背景、必要性、意义,提高思政专业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

(4)将师范素质课程作为四年不断的必修课,并要求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个思政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师范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一个基本任务,仅仅依靠一学期的课程教学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讲好普通话,写好粉笔字、钢笔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染能力,提高利用网络资料的能力,提高使用多媒体的能力等,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速成是不会有实际效果的。因而,高校必须开设训练思政专业学生师范素质的相关课程。

(5)开设专门的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课程。现在的高校的教育理论类课程,主要是讲理论,很少与中学教学内容相结合。整个课程主要靠的是该课程主讲教师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对中学的了解,作一些临时性的、即兴的结合。一旦教师本人对中学的实际缺乏了解,就完全不能确保中学教学内容进入高校课堂。因此,高校要开设专门的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课程,让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在大学课堂里得到足够的讲解。

(6)在保持理论课程的科学性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系统开设艺术修养课程。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材增加了《文化生活》,这就需要思政专业的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高校在培养思政专业人才时应切实提高思政专业学生的音乐、美术、文学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其文化品位。所以,高校在保持理论课程的科学性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系统开设音乐欣赏、美术欣赏、文学欣赏等课程,并且要保证课时。

2、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建立在专业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教学行为策略和方式”[ 王欢·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高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言,培养目标不是培养成熟的政治教师,而是为培养成熟的教师打好基础,培养的是具有终生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预备政治教师。因此,对于专业能力来说,思政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又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如,拥有实施教学的能力、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灵活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等。这就要求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增加教育实习、实践机会

在培养思政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对思政专业学生在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常见性的问题,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讲解外,还要让学生对中学和中学生有比较全而的了解。这就有必要让师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深入到中学的班级里去,协助原班主任老师做班主任工作,协助原任课老师做教学辅导和作业批改。只有这样通过长时间地与中学、中学生接触,才能真正实现了解中学和中学生的目的。

(2)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高中政治课程新一轮的改革把高中政治教师推到最前沿。此次改革没有既有的成果和经验可以借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安排等等。这些都给高校思政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科研能力,主要是能够独立地通过社会调查分析现实问题,进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撰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论文。因此,学校在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思政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应该注重思政专业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组织思政专业学生结合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课题研究,要把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训练进一步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训练思政专业人才的科研能力,以应对新一轮高中政治新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师的工作范围遍及课堂内外,课堂上要随时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启发同学思考,课堂外要组织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这些都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将人与事做有效而合理地组合、协调,将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学生主动投入到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政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让思政专业的学生深入社会,切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变化。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学生方面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思政专业人才的培养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思政专业学生的自身努力。只有将自身的努力与社会以及学校的多方努力的相结合,才能使得思政专业人才较快和更好地适应高中政治新课改要求。因而,思政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高中政治新课改要求,配合学校合理的培养模式,加强对自身的培养与训练,以成为适应高中政治新课改要求的优秀的思政专业人才。

1、夯实专业知识

新一轮的高中政治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夯实思政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包括专精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等)、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以及学科教育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学法等)。因此,思政专业的学生首先应牢牢掌握上述专业知识。

2、拓宽知识面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实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各学科的知识彼此相互关联,如政治学、历史和哲学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联系密切。在新一轮的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改过程中,高中政治课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加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发展中的动态结构。同时,新一轮的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课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根据这些变化主动获取新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只有这样,高中政治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辟政治课教学新路子。所以,思政专业的学生要学会通过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以应对日后高中政治课出现的疑难知识点。

3、熟悉高中政治课程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标准

针对新一轮的高中政治新课改,思政专业学生首先要深刻认识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出现的新特点,全面认识新一轮的高中政治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这是政治课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机遇,做新课程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和主动参与者。其次,思政专业的学生要努力钻研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技术与艺术,认真钻研新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以应对日后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课堂效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4、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新课改下的政治课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师生间是否建立了彼此信任尊重的人际关系,只有在平等、尊重、关爱、信任的师生交往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学生也才会接受教师的思想观点和教化。因此,思政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事与人打交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以满足自身的职业需要,达到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发展个性的有效手段。

 

结语

自高中政治新课改以来,高中政治课程在内容、目标以及教材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特点,这些新特点的出现给高中政治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高中政治教师在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注重学科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处于高中一线的政治教师面临各方面的转型。高中政治教师的转型使得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政策的调整不仅仅只依靠单方面的转变,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