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文献代码 > >

职业素养论文[文献代码]

资料分类文献代码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2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但有些素养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具备的。新闻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为新闻记者代表的是社会正义、良知,从事的是描述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历程的脑力劳动,又需要专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训练,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心目中时刻保有的是高尚的心灵与人性中纯洁的善良与完美。[1]

  根据许多学者对于职业素养的界定,可以看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2]

  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新闻记者专业水平、道德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标杆,职业素养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时代会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对于新闻的发布速度和新闻敏感度的要求变得更高,越来越多的快餐式新闻,已经表现出了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和社会责任感的降低,这样的变化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对于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3]

  近年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新闻事业的繁荣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大餐,此间新闻记者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同时我们也看到,媒介竞争的日益激烈,一方面在营造开放自由的媒介环境,另一方面也产生新的冲突与矛盾。记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媒体对记者队伍的教育不利等等因素,使得记者的职业行为与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愈来愈多的发声冲突与矛盾,造成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业务水平、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出现了偏差和缺失,有损新闻记者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4]

  学界从各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大致归纳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不受时空限制

  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和杂志从选题到编辑、印刷进而发行,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同时也需要受到版面的限制。电视从录制到播出同样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同时也要受到节目时长的限制。而广播瞬时性的特性决定了其稍纵即逝的传播特质。而新媒体借助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网络承载力大的特点,具有不受时间控制、传播速度快以及不受空间限制、容量大的优势。 

(2)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往往遵循“传播者—受众”的传播模式,不易受到反馈。而随着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发展,传统的“传播者—受众”的单向模式已经变为“受众—传播者—受众”的模式。在网络平台上,受众反馈的收集成本低、速度快使得新媒体上受传者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以微博为例,此平台上转发、评论的功能使得双方可随时随地进行互动。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其具有传统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互联网不是大众媒体,而是为大众的媒体。网络炸毁了从上至下、单向性的统治旧媒体的模式。与此相反,它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地传播方式,而在这种方式中个人稳固地处于中心位置。在互联网上,内容的控制、信息的形成和传递,是在出版人、用户和其他参与者之间往返进行的。用户可以借助记者、编辑和出版人的外衣,创造新形式的个人化内容。”

(3)传播主体多元化、平民化

  尼葛洛庞帝说:“自媒体时代,公众都变成了一座座独立的电视台。”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新闻等信息传播迎来了一个新纪元——自媒体时代。与以往由组织架构之下的新闻工作者垄断消息制作及传播的模式不同,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逐渐发展壮大,传播主体多元化。非组织架构之下的普通群众都能成为“新闻记者”,公民记者具有草根性、独立性、非职业性的特点,这使得传播主体平民化。[5]新媒体时代,在传播主体多元化、公民新闻崛起的传媒语境下,由网络舆论监督推动的社会公共事件风起云涌。前些年的如著名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华南虎照”事件张震。近年来的如“雷洋”事件、“魏则西”事件、“地铁渣男”事件。无不印证着传播主体多元化给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学界近年来对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对于学界的批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关人”的力量相对薄弱

新媒体这个更新、更大的平台赋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的同时,也改变了公众在传统媒体中处于被动信息接受者的地位。某些媒体“把关人”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给了虚假新闻可乘之机,对社会舆论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6]

二、媒介审判现象严重

媒介审判包括媒介司法审判和媒介道德审判。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舆论具有前所未有的公开性、公共性、倾向性、评价性。网络舆论场的巨大影响力足以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进而干扰正常的司法程序。这不仅不利于司法公正,更会侵犯当事人隐私等权利,造成舆论次生灾害。

三、乱用、滥用舆论监督权

新媒体时代,媒体监督应站在公开的、客观地立场,但一些为了抓住人们眼球的网络媒体,蓄意大肆制造热点,断章取义,违背了新闻媒体坚持真实性的原则,进行虚假新闻报道,严重损害了新闻从业人员的威信。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特点给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对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具体分析。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

一、关于新闻记者专业素养

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真实、准确、公平、公正地进行新闻报道。其次,新闻记者要具有很强的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不但需要具备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更要适应新媒体时代所特有的特点进行素养的提升,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强、传播主体多元化、草根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特点给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人文素养

人文关怀是目前大环境下的一种较为普通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认知态度,它不仅是电视传播的一个基本理念,还是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所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当前,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以牺牲被采访对象的眼泪来换取高收视率的现象,为了让被采访对象流泪,个别记者不惜问出非常残忍的问题,并用摄像机给一个特写镜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观众会更加理性地评价一个 新闻记者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他人都做不到,那么,这个新闻记者的形象会在观众心中大打折扣。新媒体时代,如秒拍、梨视频等视频软件发展迅速,不少新闻记者利用这些软件进行视频拍摄并作为新闻素材加以应用。在此类采访过程中,如被拍摄者隐私以及对被拍摄者的人文关怀日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在给新闻记者带来技术便利的同时也要谨慎其中的问题,逐步提高 新闻记者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道德素养

著名媒体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做新闻最难的地方就是既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新鲜生命力,又要使其受到良心和道德的约束。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新闻媒体作为一项产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为了扩大发行量,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甚至不合法的手段,使新闻报道失去了真实性、可靠性、争议性时,就会导致新闻媒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下降,从而影响新闻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加剧,不少媒体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盲目竞争,忽视了自身作为“社会公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明确自身责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预计解决的难题:

1.明确新媒体和新闻记者以及职业素养的涵义;

2.分析新媒介时代下新闻传播特点;

3.分析新媒介时代下新闻记者职业现状;

4.分析新媒介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给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

5.  展望新媒介时代下新闻记者职业发展前景。

 

技术路线:

1.对新媒体、新闻记者和职业素养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明确本文研究的具体对象;           

2.通过查阅资料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研究进行概括和分析;

3.提出当前新闻记者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提高专业素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