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文献代码 > >

台湾电影复兴之路[文献代码]

资料分类文献代码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2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台湾电影一直以来在华语电影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展开以及九十年代新新电影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电影作品,使得台湾电影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各大国际影展上拿奖无数。台湾的一些著名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李安等人,都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一直在黑暗中前行,甚至一度出现了“台湾电影已死”的说法。世纪之交后的台湾,跟随着时代,政治,经济的风云变迁,所产生的焦虑,困顿情绪在电影中展露无疑,直到2008年由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取得超过5亿元新台币的票房,台湾电影才再次引得人们的关注。随后,直到2011年,2012年已经有多部台湾电影在本土市场票房过亿,,台湾本土电影票房在总票房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台湾电影再次开始兴盛。

     因受限于地区和政治体制等各方面因素,长期以来对于台湾电影的研究一直是处在一种比较单一的状态,对于08年后的所谓台湾电影复兴现象就更是少之又少。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当代台湾电影的研究主要有:

     著作方面,主要研究台湾电影的发展历史。宋子文所著的《台湾电影三十年》(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6年)从20世纪70年代的琼瑶爱情文艺电影一直延续到新世纪初期的台湾电影创作。着重介绍了80年代台湾电影新浪潮和90年代台湾新新电影,并介绍了乡土电影旗手李行的部分作品和作为新电影旗手的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的作品,按时间顺序对台湾电影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台湾不同类型电影的繁盛与衰落,并对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系统的阐述了台湾电影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孙慰川所著的《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介绍了从1949年到2007年的台湾电影发展历史,并在书中对台湾电影美学观念的改变,叙事主题与审美内涵,影音风格的改变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对台湾14位比较出色的电影导演及其作品作出了评价,其中对林正盛,易智言等台湾新锐导演也进行了关注。从总体上看作者比较注意运用经典电影理论论述台湾电影的审美倾向和电影主题。

       论文期刊方面,对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青春类型电影方面,主要有韩雪松的硕士论文《21世纪台湾电影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余小雄的硕士论文《光影中的青春书写》(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朱卉的硕士论文《夹缝中的救市青春——解读台湾“新青春电影”》(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徐琦的硕士论文《跨越成长的藩篱——2000-2010年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沈小风的《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北京电影学报,2011年),夏萌萌的硕士论文《近年来台湾电影新美学倾向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等论述。对新世纪前十年的台湾青春电影发展概况作了梳理,并与新电影运动时期的台湾青春电影做了比较,从美学风格,叙事主题,导演风格等方面评析了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演变,囱电影政策,社会环境,电影体制等方面探讨了新世纪台湾青春类型电影兴盛的原因,并指出台湾电影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台湾电影实现自我救赎的可能性。

      对新世纪台湾电影作品研究的有唐瑞蔓的硕士论文《2000-2010年台湾新锐导演及其作品研究》(西南大学,2011年)龚瑶的硕士论文《新千年台湾电影的身份认同研究》(浙江大学,2012)等,以及对比较出色的电影做的单独论述,有刘夏青的《由“蓝色大门”看台湾的青春电影》,崔鲁彬的《台湾电影中的历史和现实——从“海角七号”到“艋舺”》,陈美霞的《“海角七号”与台湾电影产业》,朗雪的《“赛德克巴莱”:人文与商业的纠结》等,对新世纪以来涌现的台湾新锐导演及其作品作了介绍,并着重对《海角七号》、《艋舺》、《赛德克·巴莱》等广受好评且票房不俗的电影作了分析,对台湾新一代导演在艰难的创造环境中依然能够不断努力,奋起突围,且做出了显著成绩给予了赞扬,并对台湾电影的振兴寄予了希望。

     对2011年、2012年台湾电影的研究主要出现在报纸和新闻的报道,有木卫二的《台湾电影:又一次浪潮?》、刘莎莎的《台湾电影崛起的秘密》、李云灵的《台湾电影这一年》、黄钟军的《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台湾电影》等,对近年来比较优秀的台湾电影作了介绍。从台湾电影的票房、大陆与台湾合拍片等方面对台湾电影的崛起做出了评价。但由于报纸文章篇幅的局限,并没有对台湾电影崛起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挖掘,以及台湾电影的崛起对大陆电影的启示也没有作出论述。

      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外对于当代台湾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研究者主要是旅美华人。但是在美国,由于语言和文化等障碍,台湾电影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流传,因为美国主流学术刊物也较少发布当代台湾电影方面的论文。旅美华人的有关论文只好在中国大陆、台湾或香港的书刊上发表。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作为中国电影一份子的台湾电影似乎成了一个例外,业界甚至出现了“台湾电影已死”的看法,随着《海角七号》、《艋舺》、《鸡排英雄》、《赛德克·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台湾电影不断刷新本土票房纪录,并频繁获得国际奖项。台湾电影重现生机,且复苏之势十分迅猛。  2008 年以来的台湾电影与传统台湾电影相比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台湾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台湾电影在这种中西方文化双重凝视下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化特征。在台湾电影史上,20 世纪 70 年代琼瑶模式的爱情文艺电影、80 年代的乡土电影、90 年代的都市反讽电影都极具台湾化风格,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进入 21世纪以来,在文化基础、美学观念以及电影语言方面,台湾电影既有对传统台湾电影的延传,又有其创新之处:电影中仍然表现出了对台湾 国族 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困惑和对乡土台湾在全球化冲击下逐渐消失的感伤。同时,2008 年之后的台湾电影表现出了新的美学倾向:在影像风格上由“悲情”转向“温情”,以淡化或者调和社会文化冲突,以温情来感染观众;在叙事主题上, 国族 想象更加多元化,进入了“族群撕裂时期”,充分表现出现代台湾民众身份认同的焦虑;在表现形式上,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台湾电影惯用的长镜头、慢动作、远景构图等风格样式,而改用快剪辑、快节奏的电影语言,使影片更具观赏性;在影片制作上,由热衷于非职业演员表演转为启用专业演员,注重明星效应,并加入类型片的商业元素。台湾电影多年来纠结于一个命题:应当真实地反映现实还是彻底地商业化,这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留下的一个让人很难解开的疙瘩。“台湾新电影运动”留下了华人在电影艺术和电影本体上的最为深邃的探索。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人的作品,毫无疑问会是永远留存的经典之作,但也总有人会将台湾电影的衰落与这些大师导演的作者风格乃至他们的影片在商业上的失败联系在一起。台湾电影衰落的确有它自身的原因,但这个原因绝对不能归结到“台湾新电影运动”上。因为在讨论此问题的时候绝不能回避电影的本性,它是一种记录真实的载体。这种电影是可以为电影成为一套工业生产模式提供一个基础作用和类型产品的,也就是说,电影这个概念当中,应当包含各式各样的类型,有作者风格的,也有更偏向商业追求的,只有这样电影工业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游资循环系统的有机生命体。当一个电影工业能够满足电影本体和商业的双重要求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繁荣。到过台湾的人都会对那里人们的温和友善、礼貌谦让印象深刻,台湾是华人世界里面儒家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个地区,台湾电影的风格也与此有关。通常情况下,台湾电影总会给人一种清新、淡雅、欲言又止的感觉, 

     本文试图从台湾电影复兴的角度,在华语电影和本土电影市场两个背景之下,分析近年来台湾电影与传统台湾电影的不同,探究台湾电影的“新”特点,并寻找其成功原因,探究台湾电影复兴之路。 目前学界对 2008 年以来的台湾电影研究相对欠缺,且研究角度相对陈旧。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关于华语电影其中一部分的台湾电影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拓展,加之“全球化”、“华语电影”概念的提出和深化,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业一并纳入华语电影的研究范畴,并受人瞩目。虽然大陆学者对台湾电影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数量仍然有限,且大多围绕着早期台湾乡土电影、1982 年到 1987 年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及个别重要导演进行。近年来,随着台湾电影整体出现了“复苏”的趋势。学者也开始重新关注台湾新电影、其主要角度主要放在了比较突出的台湾青年导演、或者是较有影响力的某部影片,研究对象相对个体化。

对于近年来台湾电影的整体研究的较少,研究不足的现象严重。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 2008 年以来的台湾电影复兴趋势上,其中包含了台湾电影产业复苏的背景、起点和高潮以及前景展望。相对整体性的研究近些年来的台湾电影,避免了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等问题。本文紧跟台湾电影发展的步伐,既能丰富对台湾电影的研究,对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也具有一定启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