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文献代码 > >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文献代码]

资料分类文献代码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2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1985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娱乐至死》,喊出了“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的警示恒言,这是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预言的重申,也是对乔治·奥威尔{1984}中“我们将毁于所憎恨的东西”观念的反驳。可以说波兹曼的预言是对前者的继承.对后者的否定。本文对波兹曼笔下的这个由带有强烈隐喻色彩的媒介所操控的、将“娱乐至死”的世界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这个图片式、碎片化、瞬时性的“躲猫猫的世界”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希望能够借此文再次唤起世人对儿童成长环境与教育方式的关注。

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出: 美国儿童的童年正在消逝。面对他所列举的一系列现象及对比,中国研究者也意识到,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也逐渐呈现。他认为电视以及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使儿童与成人之间共享文化、信息,这是导致童年消逝的根本原因。学校作为儿童除家庭以外的主要成长场所,童年的消逝也在提醒着学校教育应承担的责任,因而学校教育应该正视社会发展造成的这一问题,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呵护童年。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人们模仿在电视上看到的行为”或者电视所展示的内容不是现实的确切反映,现实生活与媒介有冲突。很少有人将媒介和人际交往在同一“行为”系统中或“对他人行为响应”系统中进行研究。好像也无人研究社会行为信息的新的获取模式如何影响人们扮演旧时角色的能力。

波兹曼所提出的“媒介即认识论”的命题,是指在媒介化的社会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已经不是来自客观的现实世界,而是来自人们周围的媒介世界。本来媒介世界只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并不就是真实的客观世界。但身处媒介环境中的人则往往将媒介世界等同于客观世界,认为媒介世界给予他们的就是真实、真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均来自媒介的教导和同化。媒介自身也在有意或无意中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社会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于真善美的看法,左右着人们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关于媒介对人的影响,美国传媒学者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行为的基础”,从而形成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识”。英国著名传媒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指出,传播活动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是意义流通的过程,传播者通过自己的编码,“对人们施加影响,为人们提供娱乐,起到教导和说服作用,从而造成非常复杂的感性上、认识上、情感上和意识形态上及行为上的后果”。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娱乐文化更是无时无刻不渗透在大众的生活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作用下,各种新媒体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逐渐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媒体拥有更快捷、更海量、更自由的优势,是如今娱乐化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主力军。然而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电视在传播媒介中依旧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电视媒体为了保住其统领地位,也逐渐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甚至在娱乐方面,电视所做的突破比新媒体更甚。作为拥有更多更广泛更固定的受众群体的电视在这场娱乐化浪潮中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就是波兹曼的另一个预言“童年的消逝”要在这场娱乐化浪潮中得到印证了。儿童不仅是自然、技术等异质因素的复杂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建构。童年的消逝是对一个社会的讽刺,没有童年的社会是可怕的,对童年的消逝没有作为的社会更是可怕的。

 

  大多数人听到“娱乐至死”这四个字,将它理解为“将娱乐进行到底”。其实不然,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就是审视电视娱乐对我们生活造成的隐藏的危机(人们沉溺于电视带来感性的娱乐世界,而失去了理性的自我)。20世纪后半叶,印刷术步入没落时代,电视媒介蒸蒸日上,这种危机愈发凸显。纵观目前的电视类型,从儿童节目到纪录片乃至新闻,这些本应展现纯真、呈现社会真实的节目均以娱乐的方式求得高收视率,更不用说近年来泛滥的综艺节目、质量堪忧的电影电视剧了。各种类型的视频节目的泛滥把娱乐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而泛视频的现象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直接的影响就是童年在一点一点的消逝。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经取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统领地位,波兹曼娱乐至死的预言也渐渐被印证,由印刷机开创并延续经年的所谓“阐释时代”已然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泛视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