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中文系范文 > >

青春偶像剧校园电视剧[中文系范文]

资料分类中文系范文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5-3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青春偶像剧自出现以来便广受关注,日本、韩国的偶像剧对我国观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然而国内自制的偶像剧却常常“叫座不叫好”,产出数量多、品质问题多,不少被吐槽“雷”“烂”等,偶像剧的戏剧性与真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本文主要以《遇见爱情的利先生》为例,分析该剧中的戏剧性与真实性现象,探讨青春偶像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电视表现形式,探索戏剧性与真实性在偶像剧中的呈现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以供人们对国内青春偶像剧进行思考。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层面需求为青春偶像剧带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然而,围绕这些青春偶像剧的吐槽、批评也日渐激烈,关于青春偶像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研究电视剧、青春偶像剧的一个重要课题。

戏剧性与真实性是电视剧,更是青春偶像剧中两个对立统一的特殊属性,二者既互相矛盾又互为作用。一部电视剧,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戏剧性与真实性的特征,同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称之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只有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地位关系,不过分注重其中的某一方面,才能使作品富有艺术感染力而又不失现实亲近感,使之成为不脱离现实的好电视剧。而放到青春偶像剧上,由于青春偶像剧本身的特殊性,青春偶像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呈现也显得更加难以把握。青春偶像剧必然带有很多戏剧性元素,其中的真实性很容易被忽略,而真实性的大量缺失必然带来对现实的扭曲、对受众的误导,成为不受受众欢迎的“烂剧”。如 2015 年播出的《克拉恋人》,过分戏剧化的剧情设置,虽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却惹得观众不断吐槽“三观不正”“毁三观”,一片骂声,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前青春偶像剧中戏剧性与真实性二者的问题。

当前,国内对整个电视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研究数量比较多,但这些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并不是戏剧性与真实性,而是在研究电视剧叙事结构、人物角色设置等的过程中顺带地探讨戏剧性与真实性;而对于青春偶像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研究相对很少,更无以二者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因此可以说,关于电视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研究对研究青春偶像剧戏剧性与真实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程度上不够精深,而目前专门针对青春偶像剧的二者关系的研究存在不够全面、深入的缺陷,故而关于青春偶像剧戏剧性与真实性的研究还存有很大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以内地青春偶像剧的戏剧性与真实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2017 年初热播的青春偶像剧《遇见爱情的利先生》为例,辅以多部青春偶像剧,分析这些青春偶像剧中的戏剧性与真实性现象,对青春偶像剧中戏剧性与真实性问题进行思考,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争取为国内电视剧、青春偶像剧的戏剧性与真实性研究贡献一份微薄力量,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青春偶像剧是电视剧的剧种之一,是从青春题材的电视剧中细分出来,多以俊男靓女为主要角色,以青春、爱情、亲情、友情、梦想为主题,充满浪漫的故事情节,矛盾突出、迎合青少年内心需求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自从出现,青春偶像剧就受到受众的高度关注,戏剧性与真实性也每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剧中对二者关系的处理和把握成为人们讨论青春偶像剧的焦点之一。

在青春偶像剧出现的早期阶段,学界将国内内地荧幕上主要表现青年人爱情的引进剧定义为“青春偶像剧”,简单地把青春偶像剧等同于“爱情”和“青春偶像”,而青春偶像指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从事演艺活动的人群①,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青春偶像剧的定位。现在青春偶像剧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爱情”或“青春偶像”,而学界对它的界定尚未统一,没有学术化、稳定的定义。

经过发展的青春偶像剧,具有了更多中国内地的文化元素。剧情中展现的人生阶段是青春时期,即《辞海》中解释的“人的青年时期”,在我国,这主要指在高中或从高中毕业到结婚之前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段里爱情有时候只能充当配角,而追求人生梦想、成家立业也能成为主角,这决定了青春偶像剧不等同于“爱情”。同时,“青春偶像”也不再纯粹指具有超高人气的演员、明星,而是指通过充满戏剧性的剧情塑造出来的虚拟、抽象的使人崇拜的形象,代表的是虚拟的人物。虽然青春偶像剧依然选用外貌好看的演员作为主演,但这些现实中的明星、偶像逐渐成为剧情塑造的虚拟人物的载体。

因此,通俗地说,青春偶像剧是以帅气漂亮的男女主角为主体进行表演的一种电视剧剧种,其中贯穿着紧凑、浪漫的剧情,目的是迎合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和心理年龄较小的受众的内心需求。具体到内地,青春偶像剧就是“以高中毕业后、进入婚姻前这一时间段的青年男女的生活状态、情感经历为描摹对象,旨在影响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引导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的电视剧”。

 

青春偶像剧最初起源于日本,被称为 trendy drama,译为“潮流剧”“趋势剧”等,日本富士电视台 1991 年播出的《东京爱情故事》是真正意义的开端。该剧由柴门文的同名青春漫画改编而来,细腻地描绘了大都市里的青年男女永尾完治和赤名莉香的伤感爱情故事,表现了现代青年的情感纠葛,被誉为“最经典的日剧之一”“恋爱教祖”,在日本播出后在中国台湾、香港、内地等多地多次热播,收视率不俗,引领了中国乃至亚洲青春偶像剧的发展方向。

内地在 1958 年出现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40 年后,即 1998 年内地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由此正式拉开了内地青春偶像剧的序幕。该剧将文慧、杨铮、若彤等 20 世纪 90 年代都市青年的爱情、志向展现在观众面前,浪漫与青年的无奈、困惑并行,真实而感人。2001 年,由日本漫画《花样男子》改编的中国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在台湾热播,2002 年在内地、海外多个电视台播出后,引发内地对台湾偶像剧的追捧热潮,同时男子乐队F4 迅速火起来,进一步加强《流星花园》对内地偶像剧的影响,大大改变了台湾和亚洲各地电视剧节目尤其是内地青春偶像剧的风格,因而一定意义上是此剧引发了内地青春偶像剧的热潮。

在《流星花园》之后,内地在 2001 年播出的《都是天使惹的祸》、2003 年播出的《红苹果乐园》和《粉红女郎》、2006 年播出的《星梦缘》,甚至《情深深雨濛濛》等琼瑶剧都保持了同《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以及当时日本、韩国青春偶像剧类似的青春、爱情叙事模式,同样取得了很高的关注度,但总体上没有叙事突破,内地青春偶像剧尚未紧密融合内地青年在青春阶段的各项特征,这一阶段属于内地青春偶像剧的模仿、摸索期。

《奋斗》是内地青春偶像剧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该剧 2007 年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后在土豆、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放,在当时的大学校园和社会青年之间广泛传播,风靡一时。它将青春偶像与现实题材相结合,讲述 80 后的 6 个青年毕业后在社会上的情感历程和逐梦过程,其中掺杂着青年的迷茫、愤世嫉俗,加入许多触碰现实的剧情,减少了一些虚无的戏剧化情节,深刻反映了生活在时代下的青年的真实境况。此后,内地青春偶像剧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融合当代青年的真实特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9 年播出的《我的青春谁做主》、2012 年播出的《北京爱情故事》等都体现了内地青春偶像剧的中国特色。

从以上这些表现突出的作品来看,内地青春偶像剧的发展是贯穿着戏剧性与真实性的重新分配的过程,新时期的内地青春偶像剧减少了对梦幻的表现,增加了更多的内地文化语境、现实特色,也说明戏剧性与真实性是青春偶像剧中不可忽视的两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