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论文工作总结 > >

高中生学校归属感[论文工作总结]

资料分类论文工作总结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4-1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学校归属感的定义

对于学校归属感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Goodenow(1993)制定的定义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个人感受,感受包括在学校中是否受到尊重、关怀与接纳;Anthony(1998)则将其定义为学校必须有的,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所有人都认同的价值观,以及将所有学校成员都联系起来的传统的、常规的活动;Devoshe和Di jkstra(2000)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者学校的成员,自己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并且接受,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包克冰(2006)给出的定义为,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徐坤英(2008)将其定义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把自己归入所就读的学校,以及由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学校成员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学校的认同、投入、喜爱和依恋等。

不同的研究者对学校归属感给出的定义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也存在相同之处:学校归属感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在认知和情感方面,主要指学生主观感受到的与学校之间相互接纳的程度,在行为方面,则主要指学生对学校做出的反馈。

2 学校归属感的理论结构

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型:Hawkins和Weis(1985)提出的社会发展模型,Finn(1989)提出的参与认同理论,Wehlage等人(1989)提出的学校身份理论,卡内基青年委员会(Carnegie council on adolescent,1989)提出的转折点理论,Connell和Wellborn(1991)提出的三要素理论。

社会发展模型认为,只有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社会联系,才可能投入到学校生活中,并且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

参与认同理论则认为,学生对学校活动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其归属感,其中包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投入课堂内外的校园活动、向学校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等。

学校身份理论主张学校身份感对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身份感会影响学习投入、内在控制感,最终影响学校归属感。

转折点理论主张在学生中建立学习群体(community),而这个学习群体就是学校归属感。

三要素理论中的三要素分别是指相关性、自主性、自我效能。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三个要素水平,才能更加投入学校生活,产生学校归属感。

3 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分析

3.1自变量

3.1.1 学校归属感与个人因素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中往往会涉及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级、入学年数等。Hoi Yen Cheung(2003)在修订Gookdenow的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时,发现,女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接受的维度上高于男性学生。即可以认为在性别方面,女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普遍高于男生。该结论也是国内外研究中普遍认可的。徐坤英在2007年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的方法构建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维度,并构建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时,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大,或者入学年数的增加,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呈现出相应的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与包克冰、Anderman(200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3.1.2学校归属感与学校水平因素

学校归属感的学校水平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环境、学校规模、教师因素、教学方式等。Freeman(2001)调查发现,处于市区的学校与郊区的学校相比,市区学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较弱,郊区的较强。Osterman(2000)经过研究,提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规模及类型方面,包克冰(2006)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重点高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明显高于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

3.2 因变量    

查阅文献得出,国内外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者往往以退学、缺勤、加入不良团体和药物使用等不良行为作为学校归属感的因变量。Nichols(2003)报告学校归属感高的学生更少出现缺勤、抽烟、酗酒、退学等问题行为。Resnick(1997)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学校归属感高的学生也较少出现不良情绪、暴力以及药物使用的问题。

3.3 相关变量

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学业成就、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同伴接受等都是学校归属感研究常出现的相关变量。其中,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的研究较多。

包克冰(2006)等人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分析得出结论: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归属感高的学生倾向于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概念,而学校归属感地的学生则倾向于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概念。潘晓蕾、徐琴美(2008)通过对美院学生的调查发现:学校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方法

4.1 访谈法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可以通过直接面对面的访谈进行。

1998年,Julia便采用访谈法对学校归属感进行研究。Julia的访谈对象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象表示:如果他们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团体的一份子,即归属感较弱时,他们就不愿意投入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包括学习;如果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名成员,即归属感较强时,他们则可能会感觉教师是可爱的,同时也愿意付出行为提高自己,参与班级活动。

国内学者包克冰等人也在2006年同时使用访谈法和测验法对学校归属感进行研究。访谈主要围绕学生、教师对学校归属感的维度分析展开。

4.2 测验法

测验法是学校归属感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

1993年,Goodenow编制了第一份测量学校归属感的问卷,命名为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PSSM)。该量表主要是在学校归属感的转折点和学校身份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该量表是最早并且适用范围最广的量表。其中包含了18个题目,3个维度,即感知到的同伴接受及包容,鼓励参与活动和尊重,与学校其他人员的互动。PSSM经过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在PSSM的基础上,许多学者进行了量表的修订。比如Hagborg(1995)将PSSM进行改编,题目数量从18个变为11个。Hoi Yan Cheung等人(2003)则根据香港的现实情况,将PSSM的维度修改为接受和拒绝感受两个维度。

除了对PSSM的修订外,也有部分学者通过研究自行编制学校归属感量表。Hagerty(1995)编制了一个包含两个维度,27个题项的自陈式量表。量表的两个维度分别为归属感状态和归属感需求,相应地包含两个分量表。该量表在信、效度分析中,其中一个分量表存在信度不稳定的情况。Washington(2003)编制的学校联系(school connectedness)量表包含6个项目,两个因素,即接受和师生关系。Willms则在2003年,通过问卷调查、因素分析得出学校归属感的两个因素:同学接受与包容以及对学校的认知。Beverly(2005)从友谊、课外活动参与、师生关系和种族歧视四个方面对学校归属感进行测量。

我国学者除了香港的Hoi Yan Cheung对PSSM进行修订外,还有徐坤英(2008)在经过问卷发放、因素分析后得出了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正式问卷。该问卷包含25个题项,5个因子。5个因子分别为学校环境(或学校条件),教师行为因子,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和学校融入。其中最后一个因素,学校融入是跟个人与学校的负面互动有关。在经过检验后,得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59—0.875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15—0,806之间,重测信度在0.789—0.902之间,信度良好。在效度方面,经检验,该问卷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均良好。

5 学校归属感的作用

5.1 预测作用

从查阅文献可知,大部分研究都将退学、缺勤、加入不良团体、吸烟、酗酒以及药物使用作为学校归属感的因变量。因此,可以说,学校归属感的研究预测作用大部分是针对学校不良行为、问题行为的预测及干预作用。Anderman(2002)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当大部分同学有着较高的学校归属感时,少部分学校归属感较低的学生就会更倾向于产生问题行为。由此可知,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调查,去预测更容易产生行为问题的学生,从而进行干预、引导。

5.2 中介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当学校归属感作用中介变量产生作用的时候,学生如果在学校充分卷入自己的朋友圈子,则会对学校产生强烈的依恋(Koji Ueno,2002)。此外,班级目标结构对家庭学校冲突的影响也是通过学校归属感起中介作用的(Revathy,2006)。

6 归属感与高中生心理健康

6.1 归属感与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表明归属感的变化会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稳固的社会关系通常会引起人们正向的情绪,而不稳定、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人际环境则会引起人们负向的情绪。而归属感的水平则与社会关系的是否稳固有着密切的相关,甚至可以说归属感可以作为社会关系的指标。Baumeister(1995)的研究则证明了以上观点。

除了影响情绪,归属感还会对人类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归属感较低的人更容易遭受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折磨,更容易出现自杀、犯罪行为等(Baumeister)。

第三,归属感对于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们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6.2 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中学生心理发展有着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值得关注。目前,在我国的有关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均显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徐万涛(2009)的研究显示:中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并且问题检出率约为2.7%,问题主要出现在学习焦虑、恐惧倾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方面。姚德雯(2009)则通过研究得出:大部分高中生的心理问题都处于中度水平,而且集中于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以及自责倾向等方面,其中学习焦虑占了很大一个比例(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