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论文工作总结 > >

植入式广告(中美对比)[论文工作总结]

资料分类论文工作总结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4-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1 场景植入广告对比

在场景植入广告中,中美电影植入广告的表现差异并不是很大。主要都是以产品实物作为道具在电影中出现,而另一种作为影片环境场景的植入相对来说使用率低很多。作为实物道具植入电影中的广告品牌不计其数,在中美电影中这样的例子都很多,但作为环境场景的电影植入广告并不多见。像国内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宏图三胞作为背景场景出现;而美国电影《变形金刚3》中的7-11超市也以此作为一个背景环境出现在大黄蜂的身后。

 2 对白植入广告对比

在对白植入广告中,美国电影主要使用人物对白植入,而中国电影植入广告除了人物对白植入以外,还会根据剧情将广告本身融入到影片中主角的生活之中,成为电影中真实的广告,也可以说是电影植入广告中的广告。比如美国电影《穿PRADA的女魔王》中的对白,每一句台词都是被设计过的,每个出现的品牌都是人为选择的。而中国的电影《I Do 我愿意》中“美薇亭婚礼不错哦”就是用第三方口气说出,用真实的场景与当事人的感受来表现。

3 情节植入广告对比

在情节植入广告运用方面,中美双方差异并不大。情节植入的手法在传播形式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和区别。由某件产品所引出的剧情和内容会更为完整,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美国电影《穿PRADA的女魔王》中多次出现过的“哈利波特”成为了女上司对女主角的刁难与考验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成为情节起伏的关键部分,不仅推动了电影的后续发展,也是女主角的形象更为立体和充实。而中国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神秘树酒店”,它不仅仅是一中场景植入,同时也成为推动电影第一段故事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线索。

4 形象植入广告对比

在形象植入广告的使用上,中美电影的情况也较相近。美国电影中形象植入广告的最典型就是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和NIKE;而中国电影《I Do 我愿意》中的唐微微与奥迪的之间的形象联系就很符合。

 

结论

电影作为一个载体,其质量决定了植入广告的传播效果。制片商在运用植入广告时应多考虑一下电影本身质量。首先让电影成为一个完整的、好的、吸引人的故事,才能使植入广告收到其想要的效果。然后才能进行品牌或者产品与电影的结合,不要采用“生拉硬拽”的方式,将毫无关系的广告植入进来,要注意将电影的情节与品牌或者产品的诉求相结合,是观众在回忆电影的同时,能记忆起产品或者品牌形象。发挥植入广告的功能,通过电影像观众灌输产品或者品牌的特殊含义。通过电影中的情节、片段,来提升观众对品牌或者产品的认知,勾起观众的购买欲望,刺激消费,从而达到电影植入广告的意义——引起消费。

当然,植入广告只是一个引子,是个开头,将来广告还是需要用更为完善的整合传播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如今,国外的商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伴随着电影中的植入广告,借势推出一波又一波的宣传攻势。在国内,电影《亲密敌人》与佳能打印机做出的合作是个很好的榜样。不能仅靠电影中出现镜头去提升购买欲,引导消费,更要利用电影的热播,为品牌或者产品提供更多的曝光率,引起人们充分的兴趣和喜好。增加的不只是消费者,而是忠实者。

电影植入广告需要优化导演、广告主、消费者三方的关系,认真的策划和用心的创意,使电影中的植入广告真正的做到“植入”,不仅不干扰观众对影片的欣赏,还可以将产品或品牌与电影融为一体,不突兀,不排斥。

中国的电影植入广告的表现手法与国外很相似,但是运用的方式与熟练程度都有待提高。如何能通过通的表现手法将广告植入的更人性化,更无痕,还需要导演们深度的揣摩和巧妙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