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论文研究思路 > >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论文研究思路]

资料分类论文研究思路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5-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实习期间,通过从与教师和家长的交谈,我发现现下的家校沟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沟通地位不够平等

教师在与祖辈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动的地位,祖辈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主要形式为:教师说,祖辈家长听。教师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祖辈家长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按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实施,教师没有顾虑到祖辈家长的意愿和想法,祖辈家长也少有机会与教师聊聊自己对孙辈学习生活上存在的不足。沟通地位的不平等,很容易造成双方的沟通障碍,导致双方的不信任,关系的疏远。[3]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教师的沟通能力有关。并且,家长的素质与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校沟通的质量。有些祖辈家长接受文化的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辅导孩子作业,不能明确地理解教师的话语;有的祖辈家长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孙辈饮食起居的问题上,而没有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教师的关注点不同。

2.沟通时机上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倾向

具体表现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往往建立在学生犯错的前提下,如作业未完成,考试成绩不好,打架等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应该是“疏导”,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与沟通,对过程的掌控,而不是出现问题后,才与家长沟通,甚至是批评家长。家长与教师应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要形成系统性的沟通。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未将家校沟通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来要求;学校领导一味地向老师要成绩,教师课程紧,任务重,无暇顾及家校沟通的问题

3.沟通形式上存在形式单一无实效

目前,家校沟通的主要形式有家长会、家访、电话访问、临时性谈话等,呈现双方沟通渠道多样化的特征。但在实际生活中,教师与祖辈家长的沟通形式大都以临时性谈话为主,家长会为辅。祖辈家长在接送孙辈时,都会想要问问教师,孩子今天在学校的表现如何?这样的临时性谈话,有针对性,但匆匆数语,沟通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利于祖辈家长对孙辈进行全面的了解,更不利于教师在祖辈家长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在沟通过程中还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家长会的次数一般都是一学期一到两次,次数较少,并且家长会的谈话质量也不是很高。除了全班参与的家长会,教师有时也会与部分“头疼学生”的家长们谈话,想要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有时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屡教不改,家长刚愎自用,沟通无效,于是教师也放弃了与这部分家长沟通,实则是对孩子教育的放弃。

4.沟通内容较为片面

一方面,双方在沟通时,教师更侧重于与祖辈家长交流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祖辈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的”,他们更希望听到教师对孙辈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祖辈家长更关心孙辈在饮食起居方面的问题,认为带好孙辈就是让他们吃好喝好,常常忽视了孩子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与祖辈家长看到的不应该只有发展结果的好坏,更应该关注发展的过程。比如,学生通过努力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是否形成了创新能力,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双方在沟通时,要注意方式,切莫伤了祖辈家长的自信心,将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