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毕业设计开题 > >

文学经典影视改编[毕业设计开题]

资料分类毕业设计开题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1-1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于文学经典的概念,中国文学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学批评首要讲常识》中提出文学经典必须具有的三个标准,“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得完美之作,可供人永远效仿的。”

    文学经典影视化是在经历时间的洗礼之后,文学经典不再以纸质媒介为唯一的传播方式,而是与电影、电视相结合,这就是文学经典影视化。在这个“读图”时代,人们思想观念和阅读方式呈现出了数字化、影视化的特点,社会文化也变得通俗化、娱乐化。在这视觉图像冲击大脑的时代里,文学经典的传播价值仍然不容置疑,文学经典与影视的互动显得必要。在第一届到第八十二届的82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有29部改编自小说。国内的影视改编也不在少数,《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还包括对张爱玲等人的小说的影视改编。尤其在二十世纪末,出现了文学经典影视化热潮。

    近年来,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难以得到大众认可,同时也缺少深刻性,甚至一些专家大呼文学经典应和影视分离,文学经典的影视化传播陷入了困境。

    文学经典影视化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目前已有的研究也非常多,可以大致概括为:

    第一,对文学经典影视化的肯定。比如张娟在《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中提出了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可行性和改编之后衍生出的艺术性。

    第二,对文学经典影视化利弊的批评。比如田悦芳《当前文学作品影视化热潮的冷思考》,她认为文学经典传播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在更深意义上反映出了作家、作品、受众这三大文学要素同时发生的变化,应该对当前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热潮进行冷思考,从而扬利去弊。

    第三,还包括大众传媒与文学经典的互动研究。比如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是国内比较早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名著的影视改编“这一现象的著作。张宗伟《中西名著的影视改编》中,上篇主要论述了名著改编观念的演变、文学和影视的区别、对改编者的分析及具体的改编方法;下篇结合四大名著的改编分析、现当代作品的改编分析,来说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路善全的《中国传媒与文学互动研究》,分章论述了文学和传媒(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间的互动,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文学和影视之间的关系,缺少对文本的具体分析。陈晓洁在《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和媒介之关系研究》中不仅从宏观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文学传播和电子媒介之间的关系。

    第四,文学语言和影视语言的对比研究。涂晓丹在《文学语言和影视语言的关系》一文中指出了文学语言和影视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形式、审美情趣,分析文学与镜头的差别,并且结合了实际影视创作研究了镜头语言。在《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异同》中,郭晓燕研究了文学和影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之,这些文章都能给本文一些思考和启发,对于文学和影视的结合问题,各人看法褒贬不一,但归根到底都希望坚守影视作品的文学性,同时不能消解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具体来讲,文学经典的影视化并不是对文学经典的亵渎,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传播经典,只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一定误区,让文学经典的影视传播陷入了困境。本文将对这样的困境给出原因分析,给影视实践提供一点理论分析,以期走出困境,并能与文学经典相互促进。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文学经典的存在方式不再单一,文学经典通过媒介技术获得了另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影视的文学性一定程度上能消解当今社会娱乐化、去意义化的氛围,让影视作品富有教育意义。

近年来文学经典影视化的困境和特点

    文学经典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收视率低,难以获得大众认可。

    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通俗化、商品化、去意义化,缺乏深刻性。甚至一些专家大呼文学经典应和影视分离,文学经典的影视化传播陷入了困境。老作家徐迟曾经说过,他绝对不看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电影。小说家红柯在创作了一系列独特的西部小说之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文学是生命艺术,生命最大的敌人是僵化、是机械、是肤浅。再高明的拍摄手法能拍出梵高的向日葵吗?”

    近年来,文学影视作品呈现出了“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局面,这让影视创作者对文学经典望而却步。总之,文学经典影视化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中。

    文学经典影视化主要表现出商业性与文学性难以统一的特点。其文学性体现在叙事艺术和主题思想上。商业性主要通过票房和收视率表现出来。

 

第四部分:近年来文学经典影视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文学经典影视化走入困境,最突出的表现是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也可以说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视率。商业价值取决于大众的审美情趣、文学修养,甚至包括大众所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它的实现最终也要依赖文学价值的实现。所以,文学经典影视化的困境主要由大众的转变、文学韵味流失导致。

(一)大众的转变,导致由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既不叫座也不叫好”

    布尔迪厄说:“收视率是一个隐匿的上帝,它统治着这个圈子,失去一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在某种情况下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由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既不叫座也不叫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抓住大众的“胃”。

    第一,大众的需求的转变,导致文学经典与影视的联姻几近破碎。

    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轻松、娱乐的氛围,拒绝思考,拒绝严肃,注重享乐。而文学经典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向来被人们顶礼膜拜,它的神圣性让人们对经典避而远之,这样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即便在图文时代,被大众化了的文学经典依旧被烙上高深的印记,加上一系列网络文学的疯狂霸屏,文学经典与影视的联姻几近破碎。

    第二,大众的权力不断扩大,影视创作面临巨大挑战。

    不同于网络文学,面对经典,大众首先抱有学习的心态,但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一出现漏洞,便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把一整部影视剧都否定了。大众的权力空前扩大,面对强势的网络袭击,影视创作者必须要面对巨大的压力。新版红楼梦自开播第一天就被吐槽黛玉太胖,像鬼片,大众批判的声音完全盖过了导演解释的声音。

(二)传播方式的转变,导致文学韵味流失。

    文学经典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变,不可避免要经历文学语言的解构和影视语言的重塑,由于二者在语言艺术上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导致了文学韵味的流失。没有人会真正拒绝文学经典,只是它的影视化使文学经典的韵味流失了,消解了文学经典在受众心中的神圣地位,这从根本上导致文学经典影视化的困境。

    第一,影像语言更直观,导致受众失去了想象空间。

    文学语言的构成要素是文字,文字符号经过逻辑上的排列与组合构成语言。影视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画面、声音等,通过镜头来影响受众。“从艺术语言上看,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文字语言,诉诸读者的抽象心理;而影视作品采用的是视听语言,诉诸读者的具象感受。”[]这就意味着影视作品要将无数读者脑中的主观想象凝结为所有观众眼前的客观存在,要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确很难做到。

    第二,影视语言淡化了文学的表达技巧。

    文学经典的另一文学韵味表现在它是一种文字游戏,通过各式各样的表达技巧将故事情节娓娓道来。影视语言表现的是口头语言,而文学经典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讲究含蓄委婉,通常通过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记叙、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影视语言讲求镜头的切换表现情绪、用声音来渲染氛围,人物的心理刻画通常以神态、动作、声音来表现。文学语言在描写人物形象和场景时,通常还会用大量的形容词来铺陈其事,而影视作品画面对于大众的直接的感受,所以对于人物和场景的刻画几乎不采用形容词。然而近年来的相关影视作品,不仅丢失了文学韵味,甚至变得世俗化。比如在新三国中“我这就向司徒大人求婚去”“主公喜欢的是已婚少妇”等等台词让人哭笑不得。

    第三,影视是群体的狂欢,淡化了文学经典的思想性。

    文学性不仅表现在构成要素、表达技巧的形式上,也体现在主题思想上。如果说文学是个人思想的成果,那么影视是群体的狂欢。从文学经典到影视,是一个从剧本改编到前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的全过程,其中涉及到原作者、编剧、摄像人员、剪辑师、导演、演员等等人物,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形成的主题思想也千差万别。最终传播给大众,又会形成新的理解。这样层层转变,一步步削减了文学经典的思想性。所以书可以反复读,影视不能反复看,否则会形成思维定势。

 

第五部分:对走出文学经典影视化困境的建议

(一)协调文化娱乐与传播价值

    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层次的影响是文学经典影视化困境的深层原因。虽然文学经典的影视化传播只能在受众接触到的大众文化上加以抵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是对消解社会的娱乐化氛围能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作为强有力的大众媒介,必须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二)发挥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审美特征。

    有人曾对电影技术的美学功能和审美特征这样总结:特写、剪辑(蒙太奇)与现实之美;场面调度与意象之美;光影、声音与意韵之美;数字技术与超现实之美。基于上面四点,笔者的建议:增添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影视画面展现出的感染力量往往是文本不能直接带给受众的。“在影像表达的三个层面中,技术是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叙事是影像的基本功能,而表意是影像追求的最高层面优秀的影像作品总是试图在叙事之外表达某些更加深刻的话语和思想,这也正是众多影视创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如何把表意功能通过影视语言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实践难题了。

    首先,忠于原著不代表不作改编,但改编不要脱离其思想主张,尤其不能忽视文学经典的深刻性。“改编不仅应该忠实于原著的主题和灵魂,而且不得对原著的主要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乃至细节描写进行改动,以维护原著在思想上、艺术上的完整性。”

其次,利用蒙太奇(剪辑)、场面调度对氛围的渲染。特写与剪辑技术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能够把事物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以特殊的方式突现出来,呈现观众的视角,产生丰富审美意味的具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中从男主吸烟时上升的烟雾特写,切换到十年前的空间转变,渲染出了悲凉的氛围,也设置了悬念。

    再次,利用光影、声音的意蕴美感。在电影作品中,光影技术不仅是叙述工具,还是感觉、气氛的营造者,光线以其特有的象征和表意功能,使影像表现出某些寓意和意韵,使画面哲理化,形成画外之意、韵外之致;声音技巧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通过同期音和非同期音与画面形成对比、对位的关系,表现画面所没有的深层意蕴,产生隐喻、象征艺术效果。

最后还包括利用好超现实之美。这一点在《西游记》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从书面文本转换到真实的体验,让想象具象化。

(三)注意改编的创新意识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主要有两种倾向:忠实于原著、颠覆原著。判断改编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应该看其是否忠实于原著,而要看最终的影像文本是否符合美学和历史的评价标准。囿于已有的影视经典难以超越的问题,影视创作者有时需要寻找一条创新的改编之路。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文学经典与影视的结缘不可避免,但争议非常多。文学与影视的异同比较也一直成为各界人士争论的焦点。文学界甚至传出“文学终结”这样耸人听闻的论断。在二十世纪,二者的结缘成就了一部部在二十一世纪也享有盛誉的影视经典。但新世纪以来,大众需求与权力的转变让影视创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学经典影视化的可实施性,也让一些专家开始思考文学与影视的关系问题。

    本文对影视实践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影视创作能走出困境,用大众媒介特殊的引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整个社会的娱乐化氛围,形成类似于“红学”研究这样的文学热潮,让大众拥有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