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阳明针对程朱理学知行脱节、只知不行的现状,通过“格物”概念的全新诠释,实现了儒学的实践转向,创造性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而现代教育本身存在着与正统理学相类似的知识化倾向,以“知行合一”理论审视现代教育是对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借鉴与重返,其目的在于更好解决现代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知行合一”的行动方法下,在循环往复行动的不断上升中,通过双重修养工夫,现代教育旨归于“致良知”。阳明后学的“致良知”讨论更是为我们展现了“致良知”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广度和深度,对阳明后学“致良知”的讨论则为现代教育“致良知”提供了更为细化的方案,回归于“致良知”的教育将更好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致良知;现代教育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5
2阳明心学的实践转向5
2.1正统理学知识化倾向5
2.2朱、王“格物”概念的分歧6
2.2.1朱、王“格物”概念之辩6
2.2.2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6
2.3阳明心学实践转向于现代教育之意义7
3“知行合一”的行动取向.7
3.1二重含义下的“知行合一”7
3.1.1知识论下知与行的合一7
3.1.2良知论意义下的知与行的合一7
3.2双重修养工夫8
3.2.1内在的“省察克治”8
3.2.2外在的“事上磨炼”8
3.3循环往复行动中的不断上升9
3.3.1化知为德9
3.3.2化德为知.10
4 “致良知”的精神旨归.10
4.1 心与理融合的“良知”.10
4.1.1无善无恶的“良知”本体10
4.1.2“意动”下知善知恶的“良知”11
4.1.3先天本心理论起点的克服.11
4.2“良知”之“致”11
4.2.1“致”的二重含义11
4.2.2“致”无止境12
4.3阳明后学“致良知”之分化.12
4.3.1本体即工夫.13
4.3.2工夫即本体.13
5结论.1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