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理论视角下中高段小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docx

  • 需要金币2000 个金币
  • 资料目录论文助手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20-04-30
  • 论文字数:20794
  • 课题出处:(晓威(小V))提供原创资料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支付并下载

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人格类型,既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又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更能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信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为人热情,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境。小学中高段学生大多数都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但也有一些学生性别特质未分化或者产生性别倒错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从家长层面上看主要有期望倾向、教育行为和示范作用三方面的原因,从学校层面上看有教师的性别比例和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念两方面的原因。因此,应平衡教师性别比例,调整教师性别观念,同时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父母的示范作用,促进孩子双性化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

双性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6

1.1研究背景-6

1.1.1社会对性别角色发展的思考-6

1.1.2无处不在的性别刻板印象-6

1.1.3儿童的角色认同受到冲击-6

1.1.4“双性化”人格受到关注-7

1.2相关概念的界定-7

1.2.1性别角色发展-7

1.2.2“双性化”人格理论-7

1.3研究意义-8

1.3.1理论意义-8

1.3.2现实意义-8

2 研究设计-9

2.1研究方法及对象-9

2.1.1文献研究法-9

2.1.2问卷调查法-9

2.1.3访谈法-9

2.2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10

3 调查结果分析-10

3.1中高段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现状-10

3.1.1中高段小学生性别角色整体分布情况及其性别显著性差异的比较-10

3.1.2中高段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分布在年级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分析-11

3.2家庭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影响现状-13

3.2.1家长期望倾向-13

3.2.2家长教育行为-15

3.2.3家长示范作用-18

3.3学校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影响现状-20

3.3.1教师性别比例-20

3.3.2教师性别角色观念-21

4 应对策略建议-23

4.1教师层面-23

4.1.1平衡教师性别结构-24

4.1.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25

4.2家庭层面-27

4.2.1家庭氛围的创设-28

4.2.2家庭成员的示范作用-29

参考文献-30

致谢-33

附录-34


支付并下载

提示:本站支持手机(IOS,Android)下载论文,如果手机下载不知道存哪或打不开,可以用电脑下载,不会重复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