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某一特定的农村情境下不同年龄段、执教不同学段的小学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授课、练习、巩固复习方式。研究者通过非参与性观察,对相关教师进行课堂实录。通过访谈感受他们的学生观、评价观、教学观,透过其言行举止了解不同教师对“以生为本”的理解,同时结合自身的实习分析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差距及缘由。在论述过程中阐述了教师们的一些困惑,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数学教师; 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是所有人的期盼,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面对浩瀚的知识与社会规范,他们需要教师引导,只有这样道路才会更明朗,站在先人的肩膀才会看得更远。另外,主动的自由不等于随心所欲,而是理性的束缚,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课堂需要的是“严而不苛,宽而不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仅需依据学生的心理特性设置课程、解放课程;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然而也需让他们明白有约束才有自由,有制度才有秩序,有秩序才有教学也才有知识。
从正式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至今已经很多年过去了。目前的小学教师是不是都已经在课堂上很好地实施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当前的教育政策和评价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否有利于教师实施“以生为本”?学生是否能适应“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他们会不会被突袭的尊重与放手挑动其活跃的神经而为所欲为、放纵自己?教师是否为了“以生为本”而放弃对学生的监管和引导?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很好地实施“以生为本”?凡此种种,都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试图将本项研究定位于对不同年龄段、执教不同学段的数学教师进行课堂实录结合访谈以及自身的实习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