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是从性恶论角度分析《蝇王》中的人物形象。《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
在中西文化中,人性问题一直受到普遍的重视。人性之为何以及人性是否可以改变,是整个问题争论的中心。在中国思想史上,荀子的人性论是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不同的一种性恶论。而在西方思想史上,波德莱尔的人性论较之以往其他的人性论也有显著的不同。荀子与波德莱尔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人性中存在恶的因子,但恶不是绝对的,人们可以通过抑制、改造恶以获得救赎。
本论文以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和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的性恶论为理论基础,探讨《蝇王》中恶的代表—杰克为首的孩子内心的恶。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私、狭隘、放纵、逃避责任、迷恋暴力和对自身的无知以及最后获得救赎都体现了荀子和波德莱尔性恶论的观点。因此,通过性恶论的理论分析,这部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蝇王 人物 人性
TABLE OF CONTENTS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3
2.1 Theory of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of Xuncius-3
2.2 Theory of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of Baudelaire-4
Chapter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kindness-7
3.1 Ralph-democrat, symbol of rationality and democracy-7
3.2 Piggy-scientist, pursuer of civilization-8
3.3 Simon-prophet, pursuer of truth-9
Chapter Four Representatives of evil-10
4.1 Jack-symbol of barbarity and despotism-10
4.2 Roger-symbol of cattiness and ferocity-11
Chapter Five Conclusion-13
REFERENCES-15
ACKNOWLEDGEMENTS-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