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因其丝绸业素来发达,自古便有“丝绸之府”的美誉。但桐乡的丝绸业却在晚清民国时期(约1840-1937)陷于衰败之境。彼时生产力普遍落后,而兼具农业与手工业属性的丝绸业便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使桐乡成为富庶之地。从丝绸业涉及的两大主要环节——桑蚕饲养与蚕茧收购、缫丝织绸在该时期的发展状况看,桐乡的丝绸业大致在日军侵华前处于兴盛之势,之后则遭遇重创而逐渐衰败。为此,丝绸业采取了一系列应变之策,如蚕种改良、蚕桑技术推广、厂丝缫制和机械化生产,但颓势仍不可逆转。可分别从国内、国际两大角度分析:前者是由于国家层面未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民众层面对改良措施缺乏信任;后者是由列强侵华引发的政治、经济上对桐乡丝绸业的毁灭性打击。总之,当时全球化、近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是桐乡丝绸业衰弱的最主要原因,而彼时丝绸业在调整与变革中所蕴含的改革精神,则值得历史肯定。
关键词:桐乡; 丝绸业; 晚清民国;发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1
一、重要地位——支柱性产业2
(一)自然环境2
(二)重要作用2
二、发展概况——由盛转衰2
(一)桑蚕饲养与蚕茧收购2
(二)缫丝织绸4
三、应变之策——近代化背景下的改革4
(一)蚕种改良与蚕桑技术推广4
(二)厂丝缫制与机械化生产5
四、原因浅析——内外交困5
(一)国内因素5
(二)国际因素6
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