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论文提纲 > >

“慢电视”的影像美学与艺术特色[论文提纲]

资料分类论文提纲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8-2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4.1“慢电视”与“慢电影”

 

“慢电视”和“慢电影(Slow  Cinema)”都是“慢”的影视制作形式,这种“慢”更关注的是事件本身的真实运动,而不是拍摄出来的表达力和张力。慢电影是一种电影风格,它源自艺术电影流派。慢电影通常包括一种缓慢的运动和情感,  一般不需要很完善的逻辑链,同时,这种艺术流派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热爱。 “慢电视”的概念来源于“慢电影”,先有“慢电影”而后有“慢电视”。纪录片是慢电视的前导形式。

4.1.1安迪•沃霍尔的纪录真实

 

安迪•沃霍尔认为摄影机的作用应该是纪录真实。应当处于一个旁观视角真实的呈现事件的原貌。而摄影机其拍摄主体选材也应当趋向“真实”和“日常”,而不是一味追求宏大。

慢电视这种电视概念的来源是安迪*沃霍尔的电影理念,可以追溯到 1964 年安迪•沃霍尔的电影作品《睡》,该作品只描述了一件事:诗人约翰•季诺(John  Giorno)睡着的 5 小时 20 分钟。这个影片在 1966 年被本地纽约城市广播公司WPIX 做成了电视,而后又在 1984年被英国公司 VIDEO125 公司做成了一种老式格式的 VHS 录影带,而今天挪威国家广播公司 NRK 实践了这一概念。[27]

《睡》这部电影的产生很有意思,在 1964 年,诗人约翰•季诺还是个股票经纪人,他和安迪•沃霍尔是朋友,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约翰•季诺很累,一有空闲时间就会睡觉,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用他独特的视角在睡觉这件事情里面发现了美。于是,就有了这部长达 5个小时的真实电影。1964  年,这部电影在格拉梅西艺术剧院上映,一共有 9  个观众观看了这场电影,中途有 2 个观众离去。同年,诗人罗恩•帕吉特发表了一篇有趣的诗歌作为对这部电影的回应。[28]其中的经典片段如下: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早在《睡》以前,安迪•沃霍尔还曾在 1963 年推出过《吃》,这部电影只讲述了一件事

情:一个男人吃蘑菇的 40 分钟,全片只有中近景镜头。除了《吃》和《睡》,沃霍尔还曾拍摄过帝国大厦顶端的日出日落,长达 485 分钟。[5]沃霍尔的电影因为其独特的题材受众吸引率还是非常高的。

安迪•沃霍尔认为,电影摄影机应该承担像眼睛和钢笔一样的职能,摄影机应当纪录人

 

 

类意识没有办法记录的东西,比如说:看睡着的自己。这种纪录会是非常独特的操作体验。然而许多人实际上并不想花时间纪录生活和纪录真实。大多数艺术特色和自然主义被浓墨重彩的快节奏生活所取代。沃霍尔认为这其实是架空了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感知的复杂性。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当一档与众不同的“慢”电影横空出世时,自然而然唤起了人类本能的感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4.1.2直接电影、真实电影和“慢电视”

 

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概念是认识慢电视相关的历史参照和理论依据。“慢电视”的变化和发展经历了在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理念的之间的相互变化。

真实电影是指拍摄一个完整的真实事件的电影。该种电影不事先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影片由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在真实电影中,导演可以参与并介入拍摄过程。而直接电影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直接电影没有配音和解说,只使用同期声,永远不重复拍摄,100%展示事件的原貌。由此可见,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拍摄主体对象都是真实的事件,其不同点就在于直接电影希望呈现完全真实,即拍摄者不能以任何方式介入电影的拍摄工作。而真实电影允许拍摄者参与并引导事件的发生,主动发掘客体的真实性。

慢电视是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理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电视理念。具体从以下方面体现:

(1)“慢电视”的拍摄对象是真实事件。所有慢电视的拍摄主体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并且真实发生的事件,都是存在在先、拍摄在后,且拍摄并未曾改变拍摄主体原本的存在属性。如“卑尔根铁路”和“海达路德”航线原本就存在,并不是为了拍摄节目而可以营造的一条路线。而其他电视节目也都是自然现实条件下存在的真实元素。

(2)部分“慢电视”是制作者协同摄像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事件的发生。比如说

2016  年制作的《萨尔特流》,该节目的拍摄主体对象是大自然的漩涡,其受潮汐力的影响形成大自然中的一种奇观现象,这种现象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不知道怎么样发生。一切都是未知的,在这种未知的情况下,拍摄团队和摄像机只有处于紧张状态等待该事件的发生并且真实纪录它。在这种情况下,拍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只是客观记录一个真实事件从头到尾的过程。相似的有代表性的节目有 2017 年 4 月的《驯鹿迁徙》,摄像机也是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驯鹿开始长达 7 天的迁徙之旅。这种紧张状态下等待非常事件发生的理念和直接电影相吻合、匹配。

(3)部分“慢电视”会以制作者参与并且引导事件发生的方式进行,与真实事件相吻合。在多期“慢电视”节目中,制作者作为节目形态的一部分参与并且改变了事件原本

 

 

的发展路径。比如说在《海达路德》中,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档电视节目——即拍摄者本身的存在,才引起拍摄对象——民众的纷纷前来参与、露脸,然而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参与和露脸除了节目本身在拍摄外没有受到其他外力的影响,是事件本身所作出的反应——参与节目拍摄,也是拍摄主体本身在该种环境下所能作出的真实反应。因此,这和“真实电影”中拍摄者可以参与引导拍摄主体本身展现真实的情态、理念是相统一的。

(4)迄今很多慢电视都是两种理念的揉合,只展现两种理念其中之一慢电视节目相对没那么多。即:一档慢电视节目很难做到完全不剪辑或完全不主观介入。如:《驯鹿迁徙》和《萨尔特流》中,虽然是拍摄者和摄像机都以客体的形式参与,只起到纪录和传播的作用,并没有影响该自然事件发生的原本速率,但是在直播节目中是配有背景音乐的,并且有时会有非常少量的解说。所以这既体现了直接电影的“不打扰”,也体现了真实电影的“再编辑”。

在未来“慢电视”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许可以仿照电影以“直接慢电视”和“真实慢电视”进行分类。如:英国 BBC4 不加剪辑没有旁白没有配音的《Goes Slow》系列是很典型的直接慢电视,而挪威的《海达路德》则是有代表性的真实慢电视。

4.2慢电视的长镜头运用

 

慢电视大量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一般来说,慢电视的镜头切换大约以分钟为单位,一个镜头往往持续数分钟。一般来说,一档节目会包含各种景别镜头,镜头往往也并非固定,也会有推拉摇移。其中情况比较特殊的是 3 档火车节目,采用固定镜头进行拍摄,多个镜头持续数十分钟。

4.2.1纪录和传播真实

 

慢电视中有非常多的镜头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剪辑手法是因为想要尽可能的还原真实场景,让受众尽可能的沉浸其中。除了能够尽可能的还原真实之外,采用长镜头法还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细节。托马斯•海勒姆举了一个例子:在一艘船上把镜头对准岸边,一直拍一直拍,直到你拍不下去了还是在继续拍,这时岸边突然出现一头牛,有的观众开始想象这头牛是谁家的,有的观众开始着急想要联系到农场主告诉他,你的牛也许走丢了。长镜头往往有展现隐藏的美的能力。

长镜头拍摄法符合拍摄的美学特性之一。拍摄的美学特性之一在于更好地纪录和传播真实,而 Slow Tv 的长镜头拍摄运用更是传达了在电视方面拍摄的美学特性,突出了真实、纪实的特点。

 

 

4.2.2时间线和空间线的统一

 

运用长镜头的好处在于:尽可能不改变时间线和空间线。和蒙太奇的相对零散的镜头剪辑相比,运用长镜头代表画面尽可能是按照时间的自然发展和空间的自然移动而发生改变,并非摄制者本人的意愿。这种状态下,现实中的一分钟就是镜头中的一分钟,观众能够在缓慢进行的时间线里感受真实的事件发生速度。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基本就是事件的原发顺序,最大程度保持了事件的完整。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认为:长镜头能保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表达人物动作和时间发展的连续性,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符合即时美学的特征。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长镜头就成为维系电影时空完整与统一,保持现实暧昧与多义的核心要件和实践手段。[29]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以电影为主体进行讨论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电影到底能不能反应真实?很多学者认为,不论电影采取多少的长镜头,其始终都无法摆脱电影导演个人意愿的体现,而纪实只是一味追求长镜头的表现形式。因此其真实是相对真实而不是绝对真实。然而,电视节目中长镜头的运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在 Slow Tv 中,节目录制主体基本是自然客观世界内真实发生和存在的事情,其自然属性和客观属性往往都是成立的。因此,在 Slow Tv 中使用的长镜头剪辑基本可以体现“真实”这一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真实而缓慢的长镜头剪辑特点,才使受众能够身临其境,作出和置身这种场景的人一样的心理反应,从而给他们带来和其他节目不一样的真实体验。

4.2.3留白而产生的主观视角代入

 

使用长镜头进行的推拉摇移比使用蒙太奇更加有代入感,因为长镜头中元素的丰富性给观众自己选择主角的余地。使用蒙太奇完成场景的切换往往让人感觉是在看别人的故事,而使用长镜头进行的推拉摇移是可以和主观视角吻合的,让人产生主观视角发生靠近、远离、向左、向右的感觉。虽然受众本身还是在根据镜头的移动和变化观察镜头里的事物,当镜头落点于某个事物时,受众也会主观把注意力集中于该事物,并跟随镜头变化产生想象,从而这种“留白”的手法让观众自己产生代入感。

著名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一个热门的媒介是一个单一意向的极致延伸。”因此,马歇尔认为,形式较为火热较为多样化的媒体节目观众的参与程度反而比较低,而形式较为冷的媒体节目观众参与度反而高。这不正和 Slow  Tv 的现状相符吗?Slow  Tv更像是一张半成品的画卷,剩下的一半等观众自己拿起笔去填充,这正是“慢”真正的魅力所在。

 

 

4.3慢电视彰显的美学

 

“慢电视”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概念。更是一种“慢”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美学。

4.3.1“慢”的隐喻

 

慢电视是“慢”的一种隐喻,“慢”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说到底,放“慢”生活的脚步其实是一场文化革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速度越来越快捷,从交通工具到交流方式再到饮食文化。[错误!  未定义书签。]

节目的制片人想要做的正是一档不同的电视节目,他认为,这档节目能够让人们好好说完他们想说的话。在当下这个风潮迭起飞速演变的世界里,唯有停下来,认真观看我们身边“慢”的事物,才能体会到“慢”的真谛。生活是一场长途跋涉,需要走走停停,电视也一样。这种追求“慢文化”、“慢生活”的“慢媒体”强调的是纪录和传播真实。

挪威地处极北,有一部分国土还在北极圈以内,挪威因为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国家非常富饶,国家福利体系极其完善,同时也因为其漫长的冬季,这些原因共同形成了挪威人朝九晚四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缓慢而惬意的。因此这个国家出土的电视也带有这样的特点。这正是国家慢文化的一种发扬和体现。挪威的慢电视,正是希望人们好好看看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始末,一件事情的完整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认真、用心的体会生活原本的速度。

4.3.2提倡质量而非速度

 

“慢电视”提倡,更好的展示事件和生活本身的质量,而非一味追求速度,提高幸福感。不论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何种变化,人们的基本需求从来不曾改变。人们只是增加了一天中能做事情的数量却降低了生活的质量。“缓慢”意味着生活围绕意义和满足。它强调的是使用更少的方法,专注产出的质量。“缓慢”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满足了人们幸福感的追求。

“慢电视”是一种生活哲学的自主选择。“慢”的哲学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完全以蜗牛的速度做任何事情,而是我们应当以正确的速度做事情。与其花费过多的经历精打细算每一分每一秒的呈现内容,不如将一档电视节目完整而真实得呈现在观众面前。“慢电视”所彰显的生活哲学是:尽可能地做好一切,而不是尽快。提倡质量而不是速度。我们的媒体需要放慢脚步,放慢脚步带来的是一种高质量的“慢”生活的哲学体现。半岛电视台记者皮罗萨说:在这个世界,信息产生速度之快让媒体已经疯了,即使当我们想放慢,电视也不会跟着我们放慢,除非你在挪威。这种高质量慢速度的电视节目实际上是唤醒了我们对于生活原本形态的认识。

 

 

4.3.3释放潜在意识

 

“慢电视”给了我们一个释放受众潜在意识的途径。慢的影视形态反对以高高在上的方式淹没观众原本的意识,从而完全被牵着鼻子走。“慢电视”更希望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慢电视”更像是一个交到观众手里的半成品,交到观众手里的这样的“半成品”都是相同的,但是因为受众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每一个人对这个“半成品”的加工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出来的成品也不一样。“慢电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受众释放了它们的潜在意识,让受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如果用比喻来说的化,这种电视节目更像是一个背景,  一个不会对你产生压迫感但是却客观存在让人感觉很舒服的背景。这样的背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它和人的思想的结合就产生了意义,每一个人赋予每一个“背景”不同的生命,一旦被赋予了这种生命,这种慢的影视形式就活了,并且对于赋予它生命的受众就产生了意义。

“慢电视”这一新型电视理念的火热,也提示我们寻找生活中释放潜在意识的途径。在历史发展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的想法也产生了非常多的变化。比起信息的直接传输,对于“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播方式,人们也表示了很大的好感。这种释放潜在意识的途径,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低压迫感带来的舒适,也能在不经意间激发意识的产生和活动。

4.3.4远离标准体验,勇于创新

 

慢电视之所以让人感觉到慢,是因为这种电视不同于我们对于平时电视的认知,不同于我们对于电视节目的标准体验。正是因为慢电视和以往的电视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区别,慢电视才能一下子从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当下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需要“非标准体验”的时代,慢电视是一个非常好的敢于推出“非标准体验”的成功案例。慢电视向我们彰显的不仅仅是“慢”的生活美学,也是在提示我们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提出创新和假设,大胆的推行“非标准体验”。在现在盛行各种快节奏、高娱性的电视节目环境下,即使想到“慢电视”这种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考虑到收视的不可预知性,也鲜有节目组敢推出这种节目。而慢电视正是在这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下,抱着不计较太多后果的心态推出了这档节目,并且能够坚持这种节目表达形式,才有了今天的“慢电视”。慢电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倡导了一种独特的理念——敢于创新,敢于设想,在非标准体验中获得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