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文献格式 > >

小学生教育案例(问题)[文献格式]

资料分类文献格式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0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尽管N 小学的小班化教育在学校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观察、问卷与访谈还是发现小班化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案小学小班化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班化教育中班级人数的减少,更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拉近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但从学生问卷看出:学生对班级管理现状的满意程度并不是 100%,有 79.3%的学生持比较满意的态度,还有近 20%的学生表示出无所谓或不满意,这就足以证明小班化班级管理还存在种种不足。笔者具体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集体存在感与自我认同感不强

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具有集体观念和个人意识。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让自己有集体的归属感,肯定自己,建立自我信心,感受到自己与集体水乳交融,相互存在并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 95%的学生表现出对班级的热爱 ,但多数只停留在表面的态度,对于如何为班级贡献力量没有太多的实际行动。57.4%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适合在班级中承担何种角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关注和爱的,64.8%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够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关注不多,甚至有个别同学表示老师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2.教师对学生评价标准单一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育公平,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小班化教育中鼓励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但究竟如何鼓励和评价学生着实让一些教师迷茫。

N 小学确实存在自己特色的奖项设置,以“我是 N 小乐乐娃,校园因我而美丽”为主题,设置智慧娃、创造娃、勤快娃等不同类别的荣誉称号,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长、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

但在评选的过程中,评选标准是什么,尺度还是掌握在教师的内心。通过访谈,59.3%的教师还是更喜欢成绩好、守纪律的学生,这也与学生问卷中 65.3%的学生认为老师评价学生主要看学习成绩相呼应。即使现在三好学生的评比强调德智体美劳,但在班主任眼中,智是第一位的硬条件,没有成绩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这也说明虽然在小班化教育中,但教师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影响。

3.班级管理重结果轻过程

虽然当今社会不断倡导给学生减负,释放孩子的天性,但面对现实,各种名校风波,小升初的压力从未缓解。这也就意味着中高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投入到班级建设中,当学校面对片区统一考试时,语数外三科老师基本是疲劳上课,解放的倒是音体美这类副科老师,至于学生,往往自我调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民主参与班级管理了,就算学校开展一些班级评比,学生们也无暇顾及,基本是班主任代理。

该校曾开展过一次班级绿化面积评比,班主任布置学生从家里带一些绿色植物到班级中来养护,一位家长居然打电话抗诉:“学校里天天搞什么玩意儿,不全心带学生学习冲刺,搞这些花花草草能让我儿子进南外啊!”这也让老师很无奈,最后为了评比只能自掏腰包去花卉市场买了几盆绿色植物装饰班级。访谈中,近一半的家长还是认为:班级中一切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学习成绩良好,尽量减少一些无意义的活动,以免影响自己孩子学习。

(二)个案小学小班化班级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教师:新课改理念理解不透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程中的全新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促使教师需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

一些教师虽然知道小班化教育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人性化的关注每一位学生,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但让这些老师改变以往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了解表面意思,也没有主动研究和学习小班化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于学生主体的个性化教育,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怎么可以任由学生做主,那样班级是会乱套的;他们理解的个性发展是自由发展,自由发展的结果是无法预料的,教师的权威是无法容忍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1]。然而教师还是觉得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实际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优待,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引起教师不耐烦情绪的主导因素,中间段的学生永远是默默无闻,也只有偶尔的关注。教师的这种学生观也就不经意间让不出色的学生失去信心和积极性。

2.学校:管理片面不到位

学校管理是从大范围上统筹整体班级和学生的活动,需要充分考虑教师资源、学生生源以及校园中的各种现有资源,学校传达布置好班级建设和班务管理目标后,只有靠班主任来落实。

班主任这个角色一直是和班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业余的特点。传统上多数是由语文老师或数学教师兼任的,而在 N 小学教四个班音乐课的教师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还有教两个年级美术课的教师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且都是全权管理班级所有事物没有配备助理班主任。这些老师每天至少上四节课,还要备课、处理学生作业、值班等,有时外出进修半天,回到学校就要加班很晚。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很多老师是不愿意做的,即使想做,也力不从心。

班主任是学校里负责班级学生方方面面的教师,也是班级的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还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这就表明班级管理是需要专业人员的。而这些任课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最多是有当过班主任的经历,但是领导安排做班主任又无力反抗,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尤其是当学校有各种检查时,任课教师兼任的班主任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3.家长:错误认识引导孩子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家庭都把这个独苗苗捧在手心里,全家人以小孩为中心,只要成绩好,一切物质需求都可以满足。现在的家长不少是有一定学历背景的,即使没有重点大学毕业,也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或者说是成绩的重要性,他们对于分数的敏感性超过对孩子的关心,看见别人家孩子参加辅导班,不管自己孩子什么情况也要硬塞几门给自己的孩子。这些家长同样意识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但他们理解的全面发展无非是给孩子多报几个艺术培训班,不管自己孩子适合不适合,钢琴、绘画、舞蹈、象棋等等能学的都报了个遍。家长认为自己已竭尽所能,孩子该回报的是优异的成绩,也正是这样的期望,让学生心里倍感压力,最终适得其反,无心参与班级中任何活动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