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设计总结 > >

五代宋元时期中国写意山水画笔墨技法的发展[设计总结]

资料分类设计总结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2-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写意山水画大放异彩的时期,五代以荆、关、董、巨为代表他们有的既是山水理论家又是画家。其中以荆浩典型他的《笔法记》更是继承和发展了魏晋时期谢赫的“六法”,提出了新的绘画观点“六要”即“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用笔表现法则形体。可见笔与墨的提出替代了谢赫的“赋彩”,用墨的技巧达到了能代替色彩而效果更胜一等的效果。运转变通,却不能受到形体的约束,要有如飞如动的视觉审美效果,“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用不同浓、淡、干、湿的墨法皴染出自然对象的高底、深浅,去除那些斧凿的痕迹。从而达到“文采自然”墨色谐和韵味。这是古人对技法的高明理解。

宋朝时期随着文人画的出现,写意山水中的笔墨情调,韵味就更加浓重了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画面效果提出三远“高远”,“深远”,“平远”,从他的代表作《早春图》中方能揭晓一二。《林泉高致》是在山水画高度发展成熟的背景中产生的,他在一定层面上是在对宋朝山水绘画的总结,以及对自己创作山水画的理论和思想概括。他老人家曾在《山水训》中这样说到“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道笔墨,磊磊落落,莫非吾画”。表明中国画求得真情自然流露,不能为技法束缚。

宋朝典型文人山水画家二米最具影响力,父子二人既是书法家,又是画家。米点山水的出现在中国写意山水绘画中尤为引人入胜。由于前辈的山水从魏晋南北朝一直以来很多都是用线条去勾勒自然对象的伦廊,首先加以青绿添色,再在其上加以皴法,到五代荆浩提出笔墨后山水写意画才在笔墨上下功夫。开始慢慢形成勾、皴、点、染等诸法。二米这倒好了完全抛弃前贤法则,全以点代之作画,自成体系虽然与前辈相比较出现有墨无笔的缺陷,但并没有影响他开创新墨法的空间。

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画达到兴盛阶段,赵孟頫在艺术领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影响甚大,明朝时董其昌评价他说到:“有唐人之致而去其行,有北宋人之雄而去其犷”。赵孟頫属于典型的文人,因受家庭的熏陶,从小热爱艺术书法造诣也极高,与欧、杨、柳三家并称楷书四大家,由于受书法艺术的影响赵在绘画上提出“古意”,从文人审美情绪出发,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同时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的用笔进一步引入到绘画当中,加强艺术表现力,其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为之典范,作品意境清幽舒爽,润泽雅致,因“士气”之风盛行文人们多从自己的学识修养上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格调,和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怀。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封建社会自从有了文人画这一说法后,中国写意山水画笔墨才得以真正发展。这也就贬低了之前那些职业的以工整细腻为主的前辈画匠。古代从事绘画的工作者们为图得名气,极力挤入文人画队伍。由于在整个社会风气中兴起文人画,所以在艺术手法上大多都以“书画本来同”为要旨。强调书法入画。文人们为画出一树、一石均以笔墨法度较之高下,赵孟頫有句诗写得入细,其文曰:石如飞白,木如鬏,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可见笔法暗藏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