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课题研究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课题研究]

资料分类课题研究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现状

1.教师范读减少,学生朗读增多

2011 年颁布的新课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3]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往日的教学常规已改变,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越来越多,自由朗读次数增多。相较之下,教师的示范朗读则在减少,甚至在一些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已被电子示范朗读取代。经笔者实习观察以及与同学的交流讨论,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只是流于形式地朗读,缺少老师的指导和反馈,在这种日积月累的教学情况下,学生渐渐养成了不良的朗读习惯,比如说“拖腔拉调”的唱读、指读等。

2.范读方式多改为音频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逐渐走向电教化。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能通过听电子示范朗读的方式,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因此课堂学生的朗读时间减少,老师也是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朗读、磁带朗读等多种电子范读的方式,课堂上,难以听到老师情真意切,根据自己的解读展示的示范朗读。

笔者认为音频材料中的示范朗读往往是表达有专长的人,小学生难以望其项背,这样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说,对于地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模仿,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音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能对文本正确的把握,积累丰富的情感,喜欢追求个性,所以他们更愿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音频材料只是工具,而教师范读最重要的有点是有人情味。教师示范朗读更加具有灵活性,可以转变,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比较有亲和力,让人熟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爱戴自己的老师,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会被调动。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以及及时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规律和技巧。

3.范读后缺少老师对学生朗读技巧方面的指导

在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指导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抽象化、简单化或者以录音替代指导。比如说,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里面有几句话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因为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即使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多次朗读,也无法读出母亲对儿子殷切的关怀和深深的担忧时,这时候老师可以就势示范朗读,读完后让学生品析老师是如何朗读的,在哪些地方需要重读或停顿等,那么学生在听老师范读后,自己也去尝试朗读,应该会比只是单纯的技巧指导有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在课堂上,音频材料被教师过度频繁地使用。面对教师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部分老师选择使用名家音频范读材料,放弃作为一名示范者的角色。但是音频材料缺少立体感,同时缺乏现场感染力,不易打动学生,所以即使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名家范读仍然不能替代教师的范读,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在朗读中投入真情,就能释放学生的激情。

问题二:伴随着学生主体地位被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得到提升,语文教学中的常规教学也有所打破:课堂上,在学生的读书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导致教师的读书声越来越少的新形态的出现,甚至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范读已经被取缔。即使在课堂上能看到“书声朗朗”的美好状态,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是在缺少教学目的,没有教师的指导以及教师反馈的情况下多次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没有学会朗读,反而是“拖腔拉调”的唱读、指读等不良习惯被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