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建国以后,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存在一些必须改革的弊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呈现出一种改变原有的课程管理模式的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形成,科学技术等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意识到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教育成为国家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随后教育部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预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造就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田庚 主编:《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2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胡田庚 主编:《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7页 ]确定这一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考虑到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教师的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力、对改革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等决定了教师在推行改革方案过程中的行为,而教师的行为又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这使得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能力素质。因此,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教师自身的发展 ,只有当教师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培养了变革意识、具备了改革创新的能力和奉献改革事业的崇高精神时,教育改革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总思路是:重建基础、重建组识、重整秩序、重构价值。其主要有六个特点:①强调时代性;②强调多样性;③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④强调人文性;⑤强调个性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⑥强调综合化。[胡田庚 主编:《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2页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以及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 2.教师角色的转换 (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 “教”,《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隐含的意义有:地位上,教师与学生是上下级或上下辈关系,教师在上,学生在下。“教”字的左边是“孝”字,由“父”与“子”组成,而且“父”在上,“子”在下,教师的地位犹如家长,所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教师通过教育学生传承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传播的“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什么呢?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直以来都被奉为教师角色与基本职责的经典解读。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各学科课程目标都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类,教师仅仅扮演“传授者”的角色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此外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往的授业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适当的时候,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去点拨、去引导,而不是简单作答。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和思考,不只是简单的模仿。教师也应该随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从“独裁者”到“对话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个人秀”。在这种“独白”式的教学中,教师忠于学科知识,却背弃了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忽视的是学生的反映与参与;体现了独断与专制,却忘了民主与平等。[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教育研究》,2002年第五期]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几乎“垄断”了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从而把学生置于“失语”的境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将成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教师需要从过去的单向的独白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进而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对话,意味着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戴银杏:《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观念及做法。其次,在新课程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给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进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项交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的走进新课程。具体策略有:⑴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并不是一张可以任意加工涂抹的白纸,他们在学习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⑵教师要摆正位置,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俯下身来看学生的生活,平等的参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间交流的机会、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⑶要提倡向学生学习。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一切东西都在快速的发生变化。在一些方面,允许教师并不一定要比学生懂得多,比如说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勇敢的请学生帮助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3)从“教学者”到“研究者”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只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似乎用不着做什么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快速的增加并带来知识的老化急剧加快,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层出不穷的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师必须要具备研究意识,具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看,教师的工作充满了研究性,教师只有在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正确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对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深切的认识和感受,他们不仅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因此,处于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完全应该而且可能成为研究者,从而使教育实践活动在不断反省和探索中得到改进。 (4)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的开发者,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之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把“课程”看作是“学科科目”与“教材”。因此,教师的课程实施无非是“教书”和“讲教材”。在“教书”的过程中,教师秉承的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最大程度的再现课程编写者的意图,忠实于课程的内容。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的一些指导书目去教;课程完全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类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开发课程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的是民主、开放的课程理念,同时它也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仅仅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的能力,也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