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大学的四年生活即将过去,毕业论文是我这四年中在学校中的最后一项任务,我将努力的完成它,为我四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我将从选题范围的确定,开题报告的提交,资料的收集以及论文初稿直至最终稿的确定逐条进行总结。 我的毕业论文以“论桂柳会战的中国守军”为题,通过对桂柳会战背景的阐述、国民党军在战役初期的判断和部署、以及对于桂柳会战主要战役的经过进行叙述和分析和中国守军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会战的全过程,探讨国军在战前的准备、战斗中的防御、战后的反思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存在的问题。从小就喜欢军事的我,在大学期间选择的历史系,在确定题目的过程之中我发现研究抗战时期的书籍有很多,例如:黄宗炎所著《1944年桂柳会战评述》、覃振强的《桂柳会战惨败的解密》、周永光编著的《张发奎军政生涯及与广西的关系》、周勇所著的《日军侵入广西与桂柳会战》等著作,但是对于在桂柳会战中国民党守军的是否尽力这个话题,至今的研究并不是研究的很透彻,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与李宝明老师多次商定,最终敲定这个课题。 从论文的资料收集过程来看,一篇文章的成型需要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考察资料作为基奠,指导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些对我论文撰写有利的书籍名录,于是一段时间内图书馆成为了我的战斗基地,转战于各个图书馆之间,在搜集论文材料的这个阶段,我也有幸去了一趟广西,去了一趟桂柳战争的发生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我查阅了关于桂柳会战的相关资料与书籍,了解了桂柳会战的整个发展历程,之后着手于对于会战细节的整理,由于各个主要的战役在时间上有着重叠的地方,所以梳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对于大量书籍的阅读和整理,论文的框架便出炉了。李宝明老师在这个阶段给了我很多建议,在题目表述上也字斟句酌。关于撰写开题报告,由于前期对于书籍的整理可能有些不当,经过李宝明老师给我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我的开题报告最终如期完成。研究的任务为:桂柳会战时国民革命军于1944年为防御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而进行的一次会战。会战的失败对于国民党和蒋介石在国际和国内的威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害,国民革命军自身也面临着重重危机。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对于桂柳会战的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写了蒋介石和新桂系之间的矛盾和抗日期间军队和指挥官之间的矛盾,主要的失败原因是因为国民党方面的消极抗战,把更多的兵力用于对付共产党和滇西作战了。分歧在于国民党军的一退千里到底是保存实力还是避战退缩。 开题报告确定了,接下来就要招手开始写论文了,这已经是从搜集资料,开始落实到笔头上了,翻阅着前辈们的论文和资料,想要模仿,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开始写到最终定稿的完成,可谓是千辛万苦。不会进行有效的资料整理,一堆的材料,不知怎么入手。虽然从格式到查找资料等方面来看,跟学年论文差不多,但是写作过程就完全不一样了。资料的筛选非常的困难。以下是我在整篇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初稿阶段,当我在写毕业论文初稿的时候,我将许多内容都按照框架一步一步写下来,但是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存在跳跃性的问题,让人读了一段,下一段与上一段貌似有关系,但给不懂历史的人看了就不怎么明白了。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把注释加上,导致论文并不是很完整。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史实的罗列,缺少一些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通过李宝明老师的指点,让我的论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色不少,但离真正的论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稿阶段,当李宝明老师把一稿改完之后,我把注释仔细的加在的论文之中,并添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叙述,通过老师的指点,我把论文的重点放在了介绍会战的每次战役上面,通过战役来让读者感受到国民党军队在此次会战中到底有没有尽力。从每次战役前国军是如何准备的,战斗中是如何打的,战后的总结三个三个方面来写,同时也把我论文的结尾进行了修改,把战败的原因写的简略些,把一些原因可以放在了前面叙述,给人一种简明的感觉。二稿交上后,李宝明老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和我详细讨论了论文中的不足,指出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不好,容易让读者读不懂,还有就是有些部分写的过于繁杂。 最终稿的确定。二稿后,经过自己认真的修改后,改了许多错别字,并梳理了全文,最终完成了定稿。 定稿确定后,虽然文字上过了关,但格式上还得修改,我又对各各方面的格式进行了调整。文章的字体,字号,空格的间距,页眉页脚的格式,页码的类型以及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其次是把文章从封面,摘要和关键字的中英文部分,目录,引言,正文的一级级标题,结论,致谢,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每一部分都按照规定弄好。此外还有附件等内容。使得自己的不论在文字上,也要在格式上过关。 在这次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体会到了学习一样东西不容易,要想把它做好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再次感谢李宝明老师的指导工作!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也还要感谢在论文期间给过我帮助的人。四年的学习终于能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