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参考文献 > >

英国两次入欧申请被拒[参考文献]

资料分类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然而这时欧共体已然运作,正在步入正轨。英国的加入将意味着结构的改变,会威胁到德法利益的脆弱平衡。当然由于英国的自大导致的外交失误,不管是阿登纳还是戴高乐,都对英国有不小的意见。阿登纳声言,“他最讨厌的三种人是俄国人、普鲁士人和英国人,麦克米伦试图利用我们这些贫穷而沉默的欧洲大陆人,英国的政策不过是场大骗局。”①戴高乐更是直言,英国是一个“特洛伊木马”,如果接纳他,那么在他背后的美国很快就会吞并掉欧共体。除此之外,在共同农业政策问题上,英国也难以同欧共体达成协议。最终,英国被拒之门外,这一事件带来了巨大的耻辱感,从后来的工党领袖威尔逊在布里斯托尔的一次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因为来自法国的一个鼓励姿态……保守党领袖就可以像一只西班牙猎狗一样卑躬屈膝。”②

尽管威尔逊对保守党的姿态不齿,但到了工党执政之时,他也没有更多好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欧共体的良好发展给经济状况糟糕的英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此外,由于欧共体的农业政策,英国不得不购买欧共体的昂贵粮食。英国别无办法,只好再试一次。他们于 1967 年 5 月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不出所料地再次遭到了心存报复、态度冷静的法国总统的投票否决,“这一回,他指出了英国经济的长期缺点,以及纠正这些缺点的困难,以此作为自己否决的理由。”③这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热情是重大打击,据统计从 1965 年中期到 1966 年 11 月英国公众对英国转向欧共体的支持率是

不断升高的,在 1966 年 8 月份达到了顶峰,71%的人支持英国转向加入欧共体。这一时期是威尔逊第二次大选胜利后从新执政并明确表示了要加入欧共体的时间,“而到了 1967 年公众率却到达了最低点 37%,而此时正是戴高乐正是拒绝了英国第二次申请的时间。”④

二战之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但英国由于曾经的辉煌,自恃名列战胜国榜单,提出了著名的三环外交,但是三环外交本身就是其一厢情愿的设置,随着英联邦的涣散,英美特殊关系的降温,三环外交彻底破产。再加上自身不良的经济状况,尽管构筑了七国自由贸易区与欧共体的对抗以示振作,但力不从心,不得不面对现实向他曾经冷眼相待的欧共体伸出橄榄枝,却遭到两番羞辱。不得以加入所积累的无奈、委屈和不满,都对英国的心态以及以后的行为造成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