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参考文献 > >

某地失业青年失业原因以及影响[参考文献]

资料分类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根据走访调查问卷显示,按照未工作原因的不同,失业青年主要可以分为自愿性失业包括家庭因素形成职业偏见,和青年自身原因,非自愿性失业包括企业用人机制不利于青年就业,和政策原因。

 

(一) 家庭因素形成职业偏见

 

问卷调查显示,受访青年中 92%位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自主择业性又较差,很多时候都是父母拍板决定,而父母的就业观念大多数都比较传统,而且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吴江虽然自己做生意的人很多,但即使希望子女接受手家里的事业,也都希望能去例如亨通集团这样的当地知名上市公司锻炼几年。所以,就业偏见自然形成,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份稳定体面坐办公室的工作,在他们的观念里,蓝领会让他们觉得很美面子,而且他们觉得蓝领就意味着吃苦,干一辈子的粗活。

在此次问卷显示将近 80%的青年都曾听过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好好读书就回老家种田”,其实种田又有何不可,发展绿色农产品也能形成规模效益,也能做大做强,也能致富,而正是这种职业偏见根深蒂固,都想做轻松的工作,不愿意从事“蓝领”工作,尤其是青少年对“蓝领”工作存在歧视,不愿意去基层工作,怕吃苦,学农学的不愿意下田地,学设计的不愿意跑现场,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就业挤压就是由于青年对所谓的“白领工作”和“蓝领工作”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所造成的,因而产生了毕业后就业困难以及失业现象的发生。

 

(二) 企业用人机制不利于青年就业

 

我国的企业目前最欠缺的就是提高职业技能的动力,而且职业技能和目前的市场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偏差。6笔者去吴江的招聘会了解现在的情况,据笔者了解到,如今市场上对人才学历的盲目追求,已经失去理智了,在吴江某场招聘会上,很多工作只需要本科生做就足够了,确偏偏要招硕士学历,在此类情况下,青少年难以在在求职过程中准确定位自己,容易造成盲目就业,这和企业对高学历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员工的工作经验也是企业所看重的一个方面,这样就可以省去培训的成本,进行高效率的产出,但是这种招聘倾向却将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青少年拒之门外,这样会加大了青少年就业的难度,造成恶性循环。

笔者去当地最大的亨通集团人力资源部了解到现在亨通集团招非技术人员主要是通过校招渠道,或者和例如四六级证书之类的证书挂钩,即使做一样的工作,但是如果拥有某些企业认可的证书,例如全国英语六级,即使在工作中可能不用用到英语,但是工资也会因为有这个证书而增加。而对于技术人员或者销售来说,拥有几年的从业经验则成为必备条件。

而其他例如懿晨复合材料厂这类中小型企业来说,拥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比学历更为重要,他们需要招聘过来就可以直接给企业创造利润的熟练工,而不是什么都要从头学起的人,这也是目前企业招聘的一个现状。

 

(三)青年个人原因

 

从问卷调查和一些社会报告来看,青年主动失业所占比重很大。“不就业族”这一次应运而生,这个现象的产生和青年各种主管原因有关。

1.青年难以准确定位自己,没有正确就业观念,对工作期望过高

在调查中显示,在上海和苏州上大学的学生多数表示想要留在苏州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并不愿意回吴江工作,那些毕业后未找到心仪工作的,宁可在家里投递网上简历,等消息,或者待业,也不愿出门找当地乡镇的就业机会。

除了地区偏好以外,还对某些特热门的,高薪的行业趋之若鹜,所以,既要特定地区还要特定岗位,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必然的。毕业生难以准确定位自己,就业期望过高,实际情况和期望差距较大7。青年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对于实现她们充分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2.学校教育滞后,使得青年的文化、劳动技能落后于社会发展

国际上将教育作为影响青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有 Bell D.N.F,Blanchflower(2011)8回顾了经济疲对青年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了美国和英国青年的失业数据,发现了青年失业的成本在增加,需要政策干预。西班牙学者 Cristina Fernandez 发现,在他们国家,学历水平在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学历高的反而不好就业9。由于青年的知识文化水平,技能专长决定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职业,一般情况下,受教育水平和失业率成反比,受教育的水平越高,失业率就越低。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虽然正在扩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所占比例还是很低,中等教育是大多数青年所接受的。此外,教育本身也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出市场的需求,培养合适的人才。

学校教育还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成果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调查中不难发现,有不少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学历上就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很多要求本科及以上的工作机会都和他们无缘,而且,他们在学校所学的技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使得他们所学不能运用到工作中去,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随之带来的就是年整体素质落后的局势,面对如今经济形式,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青年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3.求职渠道单一,错过招聘机会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吴江地区的青年只对招聘会较为熟悉,除此之外的招聘渠道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没有利用好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渠道,信息单一不通畅导致求职者和很多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其实,信息搜集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求职的能力,信息搜集的能力实际上也反映青年求职过程中的问题,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搜集相关的信息,求职主动性不高。

 

(四)政策原因

 

多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优化了就业环境,但是通过这次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我国青年就业与失业政策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政策的熟悉程度不高,是造成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政策定位不准确

就业政策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这些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实施效果。虽然 2009 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政策优先考虑对扩大就业的影响。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体现就业政策作为宏观政策调控的优先原则,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更多关注的点还是拉动经济增长,而就业处于次要位置。例如之前的 4 万亿投资的重点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而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在 GDP 增长率和裁员两难选择中,很多人更倾向于前者。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首先考虑 GDP 和财政收入,就业政策的效果自然被打了折扣。

2.就业政策体系问题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裁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老失业群体的问题尚未解决,新增城镇劳动力包括大学毕业生,城镇青年等新生失业群体又凸显出来,我国的就业问题非常复杂。失业问题本身就很复杂,要求就业政策体系也应该是综合,高效的,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关于类似吴江这类地区的城镇失业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性政策,而是包含在很多政策之中,因而针对性较弱,自然会削弱其政策效果。

3.就业政策落实问题

虽然我国就业政策数量并不少,但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还不够,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某部门出台的政策,往往涉及本部门以外的一些事,如果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将无法落实。尽管 2008 年以后,多部门联合出台一个就业政策的现象增多,但仍存在部门协调的难题。二是因为地方政府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使中央政府的就业政策无法落实。由于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就业问题的形式和严重程度不同,财力大小的差异也很大,再加上地方政府领导的偏好,可能不重视或无力实施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使国家的就业政策成为一纸空文。虽然吴江有公共服务机构,但是村级基本未覆盖,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资金信贷等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地区创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