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参考文献 >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参考文献]

资料分类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12-0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有调查显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父亲母亲都不能缺位。否则,不利于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陪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绝大多数父母的最大难题是没有时间。有时间陪,还要注意“隐性失陪”和“心灵陪伴”。 隐性失陪是指家长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造成精神上的失陪。具体表现是亲情淡漠、缺乏信任、难以沟通。长期隐形失陪的儿童,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碍等现象.

因此,我们毕业设计从“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这一大主题入手,做成一个系列,这一系列中的三个故事分别为“妈妈,我想天天看到你。”、“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以及陪伴,从“心”开始,希望父母既要能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更要要注重陪伴的质量,呵护孩子的心灵成长。

 

剧本策划

第一个故事是根据一项心理学报道:如果父母在孩子1~5岁时没有参与小孩的成长,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很难建立亲密关系,孩子情感会更偏向第一抚养人,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很难消除。因此我们想通过这部公益广告,表现出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对父母能陪伴在身边的希冀,但又不知怎么与父母相处的矛盾,从而反映这种模式下,孩子与父母存在情感隔阂的现象,传达孩子成长不可逆,希望父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主题。

在故事内容表达方面,我们是通过孩子知道妈妈回来后,种种期待的动作与妈妈到家后,陌生又无措的反应,形成对比与反差,从而表达主题。

第二故事,讲述的是爸爸陪女儿的时间很短,并且平时是用手机跟女儿通话,但却很少陪伴在女儿身边。因此,女儿印象中的爸爸是个手机的模样。并且女儿也经常做梦梦到爸爸。由此来表达希望父母多陪伴在孩子身边。

这个故事讲述,我们先以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厉害的人,形成一个悬念,前半部分的基调是欢快而又温馨的。然后开始讲述孩子的父亲不经常回家,只是用手机与孩子进行短时间的交流。因此在孩子心目中,父亲是个手机的形象。在这个剧本中,我们创新点是将父亲长期没陪伴在身边这种事实,通过女儿对父亲的长相已经模糊,他在女儿心中只是个套着手机壳的形象进行表现。而这个前期策划的缺陷是,我们设计了三个场景,但是这三个场景父亲的出现是女儿做梦还是女儿本身觉得手机就是父亲,这一点我们没有明确清楚。但是后来片子呈现的最终效果是,女儿做梦梦到套着手机壳的父亲,其实跟我们之前的想法有点差落,因为我们更想表达的是在女儿正常认知情况下,父亲的脸就是手机的模样。

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父母爱玩手机,而忽略了孩子。希冀父母能用心陪伴孩子。

在故事内容表达方面,首先,我们察觉发现,父母在他们玩手机时,孩子可能就像空气般的存在,于是我们将“空气般存在”这个形容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突然消失的孩子、悬挂着的作业本以及漂浮着的奖状进行表达。第二,在表达主题方面,我们还通过父母玩手机时,孩子孤独的状态与父母放下手机后,用心关注并陪伴着孩子,一家其乐融融的状态做对比。表达希望父母能用心陪伴孩子的主旨。

2、前期准备

策划之后,我们就开始找演员了。我们在思考,通过何种渠道,能让我们拥有有挑选演员的自主选择权,以及能让家长同意并协助拍摄。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幼儿园找小演员,而正巧的是,我认识一个幼儿园老师,通过她的介绍,我们和校长进行了协商,因此在幼儿园选演员这事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在幼儿园的每一个班级都挑选了我们心仪的小演员,然后询问了每班的幼儿园老师:在选中的小孩中,谁相比比较乖,表现力比较好等等。老师跟我们形容了每一个孩子的特征,并且给了我们挑选演员的建议。我们结合了综合情况,最终选定了三个小演员,并且在幼儿园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他们家长的联系方式,跟家长沟通中,我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与拍摄的目的,经过协商,最终确定了拍摄时间和地点。

接下来,我们就将所需要的道具列了一个清单,而这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我们要确认每一家里有没有我们所需要的道具,从而方便我们对道具进行配置与挑选。第二,我们要进行拍摄地点的踩点。并且为了拍摄的方便,所以我们尽量在小演员家中拍摄。第三,因为小演员都6岁左右,所以会有认生的情况,因此,戏中的演员,比如奶奶、妈妈的角色扮演者,最好现实生活中都是小演员的奶奶与妈妈。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拍摄的不可控性,让拍摄更具有操作性。

在每一家踩点时,遇到一个问题是关于室内光线太暗,所携带的是小的灯光,不能明亮地布光整个室内,因此有些景拍出来较为昏暗。我们有一部是拍的外景,因为当时拍摄有些急促,那部片子是被安排在下午一点多,正是太阳很刺眼的时候,容易造成曝光过的情况。所以综合来说,前期的演员、地点、时间的选择,工具的准备也是一项判断力及细致力的事情,而处理好这些,往往会给拍摄及后期省去很多没必要的麻烦与时间上的浪费。

 

中期拍摄

中期拍摄时,遇到的问题其实挺多的。

  1.只有一台机位,因此要进行多次不同角度以及景别的拍摄。因为拍的是小孩,小孩的情绪包括状态都是比较难以驾驭,所以每当小孩闹情绪,不愿配合时,再加上现场调控人员少,导致很多镜头只能草草拍一遍,这是所存在的问题,而也是因为当时没有处理得当造成的。

 2.因为器材的缺少以及手持的不稳,很多镜头晃动的厉害。很多镜头准备重新拍摄时,小孩开始闹情绪了,而现场也没有处理得当,导致最终结果,一些镜头晃动的厉害,造成后期剪辑讲故事的障碍,虽说比较遗憾,但也是因为自己现场把控能力不强所造成的,需要改进与反思

  3.拍完之后,回看拍摄场景时,发现很多问题,很多镜头是所谓的大头贴,并且曝光、虚焦问题都有存在。我也发现自己现场不足之处在于,一旦现场乱了,而我脑海里的思绪也开始乱了,这说明几个问题:一.我现场把控力不强 二.事先准备的不够足够充分 三.应急能力缺失 四.人员太少,现场人员缺少 五.拍摄的专业性不够

 总结起来,问题比较多,基础没打牢,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对自己的这次不是很满意。

 

后期剪辑

剪辑时,我就更清楚地发现我策划、拍摄时的各种问题:剧本过渡平且有点突兀,拍摄时很多镜头抖、构图存在问题。并且少了很多镜头,并且在配音上也有很生硬的感觉,包括演员的一些表演也有点生硬奇怪。,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策划没到位,另一方面是经验少,现场应变能力不够,缺乏对演员的引导与调控能力。

剪辑时,我将每个公益广告都使用了音乐,第一调动情绪,第二也是为了弥补拍摄、画面的不足。

在这三部公益广告中,依旧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配音,没有选好配音演员,配音方面听起来比较生硬不自然,但剪辑其他方面我觉得问题不大,属于规范但不出彩的范畴。

 

总结

系列电视公益短片每部只有3分多钟,三部加起来总共10分多钟,看似很短的视频,其实当真正开始着手策划、演员确定、拍摄、剪辑,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环节与细节。比如,你需要思考故事策划的如何引人共鸣、如何用画面表达你想讲的故事,而这些又涉及到演员的表演、画面的构图、灯光等。这些一环扣着一环,当每一环做好时,才是真正讲好一个故事。当我在剪辑时,我也更能清楚地看清自己的策划、拍摄等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一,当成品视频出来后,我以观众的角度看时,发现视频有些情节,我看了之后,会产生费解的感觉。看到一些场景后,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后来仔细分析是因为出现了一些抖动较为厉害的镜头,而造成的心理感觉。有些镜头的拍摄与我之前想表达的画面意思背道而驰。第二,又因为现场把控不到位,以及前期准备有些不充分,导致故事缺乏生动性。这次拍摄实践,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专业性不足,以及应变能力的缺乏,而我潜意识的也在归纳、记录下自己的这些问题。在我意识中,生活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许因为这样才显得有趣。而我,将这些很大问题下次刻意地去改正,相信自己也是很大的一个进步。这次,总结起来,前期准备、拍摄确实拉了很长的战线,并且成果并不如意,但是确实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而最终呈现这样的成果,说明自己策划、摄影基础不牢,自己现场应急与掌控力的缺失。或许,这些问题的发现才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