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写作技巧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资料分类写作技巧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0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农村的家庭养老面临巨大挑战,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 年 60 周岁以上人口 23086 万人,占总人口的

16.8%,同比增长 0.6 个百分点,65 周岁以上人口 1502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1.8%,同比增长 0.3 个

百分点①。可以看出,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非常严重。在农村,这种情况更为突出。预计到 2030 年,农村 65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 13%,2040 年将上升到 19%。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让老年人度过幸福祥和的晚年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客观要求。

农村的老龄化比城市更为严重,城乡倒置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另外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不少年轻人也都考上了城里的大学。这样的情况导致城市人群的年轻化,而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却越来越大,农村高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另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家庭养老的主要功能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这三方面。在经济方面,一对夫妇一般情况下要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这其中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在生活照料方面,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他们将孩子都留给了年迈的父母,无形之中加重了父母的生活负担。在精神慰藉方面,年轻子女迫于经济压力选择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另外,年轻父母都对孩子比较重视,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得为孩子的成长让步,导致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受到了冷落与不重视。这些都对老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活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较慢,缺乏完善的养老体系,加之受文化新浪潮的影响,家庭的养老功能呈现弱化趋势。所以农村的养老问题值得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研究的目的

由于农村的老龄化严重,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农村养老的问题随之而来。本文的出发点在于通过对 X 村所选家庭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他们的养老方式。结合调查结果,从文化、经济、社会层面分析 X 村履行养老责任的有利和制约因素,并从多方面提出改善农村家庭养老的建议与对策。

(三)研究意义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家庭养老是农村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他们主要依靠儿女养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庭的养老功能正慢慢减弱,新一代的年轻人也慢慢忽视了传统价值观,农村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加大宣传孝文化,大力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价值观念,缓解家庭代际延期交换中子女性别差异,对和谐、健康的养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

(一)有关传统“孝文化”对家庭养老的研究

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是家庭养老的基础。关于养老传统文化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传统文化在家庭养老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刘爱玉、杨善华【1】通过代际关系的调查发现,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孝道是促使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伦理纲常。如果哪家子女不赡养父母,于子女、于父母,都是极大的耻辱。李光勇【2】认为尊老文化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孝”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另一种认为中国家庭养老文化正在衰退,甚至认为这是导致许多家庭赡养危机出现的根源,如姚远【3】认为中国崇老文化在衰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了家庭中“孝文化”的弱化。

(二)有关子女性别对家庭养老的研究

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社会的普遍形态,辅之以社会和政府供养。主要是由子女(尤其是成年儿子及其家庭)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籍,并对患病老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直至死亡送葬等一系列赡养行为等。一部分学者认为在养老过程中,儿子和女儿有着本质区别,不论是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还是其他大事中儿子的地位均髙于女儿。费孝通【4】在江村调查中讲到在家庭传统养老方式中儿子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即“养儿防老”。张文娟、李树范【5】研究了子女性别差异、两代人的居住距离等代际养老系统的因素,得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中儿子的角色起到关键作用,超过了女儿。郭志刚、刘鹏【6】从需求层次方面研究了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明确指出在经济供养方面儿子承担主要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成员在养老过程中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高华、张明泽【8】认为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儿加入到了父母养老的队伍中,但受传统父权制的限制,一直得不到社会的正式认可。陈卫、杜夏【9】对高龄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居住情况等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在经济上老人主要依靠儿子,而生活照料上是依靠女儿的。

(三)关于代际支持的研究

关于代际支持,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是子女代际支持的重中之重,经济供养的问题在现如今没那么突出。张震【10】发现子女的关心与情感支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老人的寿命。同时,子女孝顺、家庭氛围融洽的老人的生活状态比缺乏代际支持的老人要好。指出在子女经济支持和其他来源的经济支持中存在一种互补性。当缺乏子女的经济支持时,老人会获得其他人的经济供养。郭志刚【11】指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交换关系。这里的交换关系是指父母尚未年老,子女也已成年,这一阶段双方自食其力,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互动、合作的稳定状态。在很多情况下,交换关系不一定是等价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和子女双方的需求。而原新【12】指出赡养老人不是子女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抚养下一代。

(四)有关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衔接的研究

通常情况下,家庭养老被认为是非正式的养老保障,而政府提供的养老方式是正规的。二者的结合会因社会经济水平、文化价值观念、政治因素的不同出现差异。另外,社区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养老方式。发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养老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方式,人口基数大、经济水平发展较慢使国家在养老这方面表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年轻人的价值观已发生变化,传统孝道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未来老年人的特点和预期会与现在老年人的不同,他们将会是受过更好教育的、居住更城镇化的、经济上更独立的老年人,因此他们将会宁愿选择单独居住而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13]。所以家庭养老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许多学者会考虑到将非正式养老方式与正式养老方式灵活地结合起来。创新改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关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政策性建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并巩固现存的家庭养老模式。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采取干预有助于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时也会促使父母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加大投入资本以此获得日后子女的代价支持;从微观层面来看,老年父母可通过控制土地产权、住房产权及其它资源所有权维持其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另外,子女的数量与素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父母期望依赖子女养老,其最好的策略也许是只生育 1 到 2 个子女并给予他们很的教育,使他们以后更有能力赡养老年父母[14]。

为了保证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非正式养老方式与正式养老方式灵活地结合起来是最恰当的选择,促进传统养老方式与现代养老体系有效结合。有学者曾提出了平衡发展现金支持与物资支持以适应养老环境的需求。不少发达国家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同样在为解决养老问题而发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以南通市 X 村的调查为基础,对当地老人的调查结果进行重点研究,辅以成年子女的访谈,为全面、详细了解 X 村老人的养老状况提供较为客观的研究资料,同时分析影响家庭养老的各项因素。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家庭养老能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其保障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稳定、和谐、暖心的养老环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为了更多地了解南通市老人的养老情况,笔者在政府官方网站上查阅了最近几年我国关于养老保障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南通市社会保障的现行政策。另外查阅了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养老方面的著作,包括《中国家庭养老研究》、《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等。

2、问卷法

在南通市 X 村进行实地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 130 份问卷。先从 X 村 200 户农户中随机抽取 130 户,邀请这 130 户中 60 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填答,如抽中的样本中没有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则另选一户补充。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 130 份,其中有效问卷 124 份,有效问卷 95.4%。运用 SPSS20.0 软件录入、分析数据,对所选样本中老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育状况等基本信息和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描述,为之后的论文写作提供客观数据。

3、非结构式访谈法

在调查过程中,随机选取 X 村的 10 位老人及其子女进行非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老人及其子女对现有农村养老模式的看法和建议。使用分类法,将访谈内容按照论文研究的大框架进行简单分类,建立起初步的研究体系,为论文提供基本的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