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宋范仲淹首置族田义庄后,时人纷纷起而仿效,仅宋元两代约400年间就留下了相关记录70余例。族田义庄之所以能在北宋产生,是由当时重视宗法宗族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赋役负担严重不均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 北宋;族田义庄;宗法制度;土地;赋役
两宋时期处于宗法宗族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原有的门阀士族地主逐渐瓦解,通过科举和土地兼并成长起来的一般官僚和庶民地主成为社会的主体。经历五代十国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局面,北宋建立之初,统治者就注重恢复孝悌亲睦的封建宗法伦理观念;官僚士大夫也鼓吹重建宗法,使社会上形成重建宗法制度的社会思潮。北宋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贫富分化严重,加之赋役繁重,激化了阶级矛盾,为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统治阶层积极探索。而族田义庄作为宗族的集体财产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遂封建大家族长们建立宗族组织,收族聚居,设置族田,创办义庄,同族协济,壮大家族声势,以达到巩固和维持家族兴盛的目的。总而言之,北宋宗法宗族制内在发展的需要,严重的社会危机以及范仲淹的个人因素等原因促使了族田义庄在北宋的首次出现与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