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正式规定了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综合性学习并重,口语交际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交际方式,它不仅需要言语能力,更需要灵敏的听说能力、务实的做人做事能力等综合能力配合完成,一个具备灵活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人即便文化程度不高他也能在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语言与思维的密切联系以及初中生作为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因此在中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与语文其他课程类型同等重要,上至教育局、校长,下至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提起重视,认真贯彻新课标的理论,将口语交际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影响因子--教师、学生、教科书展开调查,查阅课程标准、口语交际学、语言学,以及相关学者的发表的著作论文等理论研究 ,解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口语交际的研究趋势。本文基于切实的调查分析,透彻的分析,以及已有的理论指导,从而探索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之路,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本论文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从语言学角度与教育学角度区分口语交际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区别并对其含义进行界定,并总结出学习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中学初级阶段的重要价值取向。第三部分以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调查为切入点,首先分析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实施情况,即缺失性和失效性,其次,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教授主体教师以及学习主体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造成口语交际教学缺失性和失效性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总结目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新课标贯彻实施不完善、教材编制无序性的问题、教与学缺乏主动性的问题、考试评价标准缺乏体系性四个方面。第五部分从调查的结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的建议,如何让口语交际深入人心、让口语交际落地开花并让口语交际彰显成效。
本文对口语交际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材、评价制度、新课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有助于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解读以及合理的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有序性开展、学生的前途发展。
关键词 口语交际;缺失性;失效性;语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研究内容-1
1.2.1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义与内涵-1
1.2.2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影响因素-1
1.2.3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1
1.3研究意义-2
1.3.1理论意义-2
1.3.2实践意义-2
1.4研究方法-2
1.5文献综述-2
1.5.1口语交际教学历史回顾-2
1.5.2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研究-3
1.5.3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3
1.5.4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研究-3
2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5
2.1 口语交际教学-5
2.1.1 口语与口语交际-5
2.1.2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5
2.2语文口语交际教学-5
2.2.1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含义-5
2.2.2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5
2.3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育价值-6
3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8
3.1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施情况现状及分析-8
3.1.1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现状-8
3.1.2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分析总结-8
3.2初中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分析-8
3.2.1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9
3.2.2教师口语交际教学实施态度与方法分析-10
3.3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及分析-13
3.3.1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13
3.3.2初中生对口语交际课的认知-13
3.3.3初中生对口语交际课的期望-15
3.4小结-16
3.4.1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缺失性分析-16
3.4.2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失效性分析-16
4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17
4.1新课标贯彻实施不完善-17
4.1.1监管力度不够-17
4.1.2教师缺乏行动性-17
4.2教材编制缺乏合理性-17
4.2.1反思性和测评性不足-17
4.2.2部分教学内容与单元内容联系不紧密-18
4.2.3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不足-18
4.3“教”与“学”缺乏主动性-18
4.3.1教师的“教”缺乏主动性-18
4.3.2学生“学”体现被动性-18
4.4“评价”标准缺乏体系-19
5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20
5.1让口语交际深入人心-20
5.1.1提高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认识-20
5.1.2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兴趣-20
5.2让口语交际落地开花-20
5.2.1交际话题灵活化-20
5.2.2专题训练系列化-21
5.3让口语交际彰显成效-21
5.3.1完善过程评价-21
5.3.2注重实践评价-22
5.3.3落实检测评价-22
结论-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附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