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州地铁一号线高铁停车场出入场线从高铁东站站东侧正线之间通过交叉渡线引出,出入场线与正线并行约300m后转向北上跨正线左线,下穿淮徐高速徐州东互通匝道后爬出地面,通过跨徐海路大桥进入停车场。下穿淮徐高速徐州东互通匝道施工,采用临时贝雷桥的方式,铺设于京福A、C、D匝道路面,用于预防暗挖隧道下穿匝道时引起路面塌陷,造成匝道交通中断和车辆坠入隧道的情况。贝雷梁作为临时施工便道,结构相对简单,运输方便,承载能力强,疲劳寿命长,结构的刚性较强。本次设计运用Midas对贝雷梁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手算和电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双层贝雷支架的力学设计,并对支架相关构件进行力学检算。随着地下铁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CRD工法成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施工工法,又叫做“交叉中隔壁法”。它以地层预加固为基本前提,采用锚杆、网喷支护,充分发挥加固之后的地层与初期支护体系共同受力的作用,来承受外载,用监控、量测的手段来指导施工,控制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顶沉降以及收敛,保证所开挖的洞室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关键词 贝雷梁;迈达斯建模;CRD工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 工程概况-1
1.2 迈达斯软件模型应用-1
1.3 CRD工法施工-2
2 隧道下穿淮徐高速徐州东互通匝道CRD工法施工-4
2.1 隧道开挖-6
2.2 监测-11
3 贝雷梁平面建模的设计-13
3.1 设计截面尺寸-13
3.2 中跨单排贝雷梁的组合荷载设计-14
3.2.1 荷载布置-15
3.3 中跨单排单层贝雷梁的设计-17
3.3.1 贝雷梁的计算模型-17
3.3.2 贝雷梁的计算结果-18
3.4 中跨碗扣支架下I14横向分配梁的设计-18
3.4.1 I14横向分配梁的计算模型-19
3.4.2 I14横向分配梁的计算-20
3.4.3 设计结论-21
3.5 中跨双I50a工字钢横向分配梁的设计-22
3.5.1 双I50a工字钢的计算模型-22
3.5.2 双I50a工字钢的计算-23
3.5.3 计算结果-24
3.6 中跨Φ480*12的钢管的稳定性验算-24
3.6.1 Φ480*12的钢管轴心受压稳定性验算-24
3.6.2 检算结果-25
3.7 边跨单排贝雷梁所受组合荷载的设计-25
3.8 边跨单排双层加强型贝雷梁的设计-27
3.8.1 加强型贝雷梁的计算模型-27
3.8.2 加强型贝雷梁的计算-28
3.8.3 计算结果-29
3.9 边跨碗扣支架下I14横向分配梁的设计-30
3.10 边跨双I50a工字钢横向分配梁的设计-30
3.11 边跨Φ480*12的钢管的稳定性设计-31
3.11.1 钢管轴心受压稳定性验算-31
3.11.2 检算结果-32
3.12 跨中钢管立柱基础的承载能力设计-32
3.13 纵向方木与横向方木的设计-32
3.13.1 纵向方木的计算模型-33
3.13.2 横向方木的设计-34
3.13.3 设计结果-34
4 贝雷梁三维建模的设计-35
4.1 临时支架的布置-35
4.2 边跨贝雷支架的设计-36
4.3 边跨双层加强型贝雷梁的建模-38
4.3.1 软件运行结果-39
4.3.2 检算结果-39
4.4 边跨I14横向分配梁的设计-40
4.4.1 I14横向分配梁的检算-41
4.4.2 设计结论-42
4.5 边跨双I50a工字钢的设计-42
4.5.1 双I50a工字钢的计算-42
4.5.2 双I50a工字钢的检算-43
4.6 Φ480*12的钢管的稳定性验算-44
4.7 中跨贝雷梁的设计-44
4.8 中跨单层贝雷梁的建模-45
4.8.1 软件运行结果-46
4.8.2 检算结果-46
4.9 中跨I14横向分配梁的设计-47
4.10 中跨双I50a工字钢横向分配梁的设计-47
4.10.1 软件运行结果-48
4.10.2 检算结果-48
4.11 中跨Φ480*12的钢管的稳定性验算-48
4.12 跨中部分钢管立柱混凝土基础承载能力的设计-48
4.12.1 基底压应力的检验-49
4.12.2 基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49
4.13 碗扣支架与纵向方木的设计-49
4.13.1 碗扣支架的设计-49
4.13.2 纵向方木的设计-50
结论-51
致谢-52
参考文献-53
附录-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