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视角下城市困难家庭救助制度研究.docx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目录论文助手 > 大学本科 > 经济学院 >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20-12-26
  • 论文字数:15526
  • 课题出处:(萌小月)提供原创资料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支付并下载

摘要: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90年代城市发生“下岗潮”,出现新增城市困难家庭,我国城市困难家庭面临的困难与救助需求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以低保救助为主以专项救助为辅的救助制度。本文分析了自建国以来的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救助制度框架特征。随后对城市困难家庭进行数据分析,将城市困难家庭分为低保困难家庭和非低保困难家庭两类。从分类视角下,利用SPSS软件通过对民政部2013年城市困难家庭调查个案关于面临的困难、救助需求、救助情况等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城市社会救助效果以及城市困难家庭救助方式偏好,发现城市困难家庭社会救助存在悬崖效应以及救助方式偏好差异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相比城市非低保困难家庭,城市低保困难家庭获得的社会救助的匹配度更高,以及不同收入层次的城市困难家庭对救助方式的偏好不同。我国社会救助悬崖效应的成因有救助政策简单叠加;忽视困难家庭需求;救助制度发展不平衡。为改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提出建立

关键词:城市困难家庭、低保困难家庭、非低保困难家庭、悬崖效应、分类救助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文献综述-1

(三)研究框架-4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6

二、城市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框架-7

(一)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7

(二)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体系构成-8

三、两类城市困难家庭救助匹配度分析-12

(一)样本分析-12

(二)类别一:低保困难家庭需求与救助匹配度分析-13

(三)类别二:非低保困难家庭需求与救助匹配度分析-16

(四)城市困难家庭救助制度的“悬崖效应”-18

四、我国城市社会救助悬崖效应的成因及危害-20

(一)城市社会救助悬崖效应成因-20

(二)社会救助悬崖效应危害-21

五、城市困难家庭社会救助制度优化-22

(一)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优化的理念-22

(二)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优化的具体措施-22

参考文献-24


支付并下载

提示:本站支持手机(IOS,Android)下载论文,如果手机下载不知道存哪或打不开,可以用电脑下载,不会重复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