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文献类型 > >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文献类型]

资料分类文献类型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出现偏差

越轨后被贴上标签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地都会遭到原来所在群里的歧视或孤立,在个人内心接纳和自尊心受损的情况下,他们不自觉地会选择脱离原先的群体而选择与其他的不良少年为伍,从而形成不良少年群体,而这样的群体又会吸引其他越轨少年,从而使得青少年犯罪群体不断壮大。在此群体中,其个人的不良行为由于得到其他成员和亚文化的支持和认可而获得满意体验,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又恰好能够减轻他们因不良行为造成的内疚和自我悔恨,恪守常规的压力也得到了减轻,不良少年的个人行为会演变成为群体的不良行为,变的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得到纠正和解决。①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曾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由于偶尔一次的犯错,使得他们被贴上标签,从而遭受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从而产生了“破罐子破摔”这样的自暴自弃的心理,最终酿成大错。

人们评论别人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而已,但是由于流言蜚语的传播的力量,最终很小的事情会被无限放大,最终被传得,面目全非,语言暴力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在此就不细说。青少年在这样巨大心理压力下,面对原先群体的孤立和隔离,由于涉世未深、心智尚未成熟,会失掉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习惯性越轨,做出与之前完全相反的错误的事情,可能这件事的开端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由于他们接受了别人对于他们坏孩子的印象,最终会导致一个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

(二)越轨青少年角色定位模糊。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对于自我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是人生发生转折的时间段,他们在学校学习,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又并不完整,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但又感到朦朦胧胧,在这样的阶段里,思想和意识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和侵袭,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造成影响,这就容易导致对自我的认识出现不清。

标签理论认为,标签化群体的自我期待和社会现实对自身标签化的冲突导致群体出现自我矛盾,导致更加强度的“无意识”越轨行为。社会标签分为直接和间接之分,受到直接标签的青少年,因为自身曾因追求一时冲动,出现越轨行为,从而被贴上标签;而间接标签青少年则因为家庭或家族的错误导致自身被贴上标签。无论是直接标签还是间接标签,标签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群体肯定会有对自身的一种期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扮演角色的积极估计,但当他们抱着这种美好理想的时候收到来自社会以他们身上所带标签而进行的排斥和鄙夷的评价时,就会对自身的价值观进行强度很高的负面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标签大学生改变原有的自我期待和自我定位,向自身标签所描述的定位和认知发展,导致一再堕落,不断出现与原本意志相违的“无意识的”越轨行为,最终改变心理,“通过这样违心的自我意识统一,以达到越轨后的心安理得。”②

(三)亚文化群体对标签青少年的侵扰

亚文化是指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不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而对于越轨青少年来说,主流与文化就是从未越过轨、从未被贴上标签的青少年的群体,而亚文化群体就是跟他一样被贴上标签的孩子。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施耐德就曾支持:“亚文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和价值体系,它独立于社会上主导的行为和价值体系而存在,但仍然是这一主要体系的一部分。”①一个人的行为是主要由他的社会交往决定的结果。青少年之所以会有越轨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跟他们从小学习吃饭、学习走路一样,都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到的,这种学习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有意识的活动。而且这种学习一般是在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们的青春期,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不管是学习任何东西,速度都是最大的,影响都是最深厚的。如果青少年越轨后被贴上一定的标签,在原先群体被孤立后,亚文化群体即犯罪群体对于标签青少年的侵扰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被原先群体抛弃后,标签青少年会感到背叛感和抛弃感,而亚文化群体刚好在此时向其抛出了橄榄枝,这时候标签青少年是很容易被亚文化群体吸引而加入其中。如果标签青少年与罪犯交往,并且与罪犯交往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超过了与普通人的交往,那么这个人很容易就走上犯罪道路。就像初犯进入牢狱后,出狱很容易再犯,因为他在监狱中的可以说所有时间都跟犯罪在一起,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心智强大、悔改意识比较深厚的犯人能在出狱后走向正途,在亚文化的群体中,很容易就受到其文化的侵扰。标签青少年尽管可能毁誉主流文化和不良亚文化相互抗争,但是不良亚文化对于其的侵扰是难以忽视的,最终会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

罗伯特•贝尔曾说:“亚文化刚刚开始活动的时候,它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招募和通话新成分……个人一旦被亚文化吸引过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便可达到完全通话的地步。”②可见亚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强大的,不仅仅是一种吸引,它还存在着这一种教化的作用,此处的教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的教化,而是一种对于犯罪行为的教化行为,其会默默潜移默化地瓦解标签青少年心中原本的价值判断,不断蚕食他们心中原本的真善美,而逐渐诱导他们的犯罪心理的形成。亚文化无论对于直接标签青少年群体还是间接标签青少年来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对于直接标签青年,亚文化意味着一种诱导。对于他们来说,本身由于家人或者家族内部的犯罪者而造成的他们被标签的行为本身就存在着愤恨和不满,亚文化群体对他们抛去的“橄榄枝”就像是一种认可,是对他们之前一直被支流文化冷落或隔离的救命稻草。人类是社会的动物,对于情感的需求往往很高。其次,对于间接标签青少年来讲,亚文化则是一种来之不易的认同。我们知道,间接标签青年并非由于自身的某些行为或过错而导致“被标签”,所以在某些程度上间接标签青年的心理自我认同更低,会有一种排斥抗拒他人的自我保护心理,而亚文化的出现,则使这个群体感受到一种非常珍贵的援助,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他们的心理防线出现空缺,从而使内心获得慰藉。表现在行动上,他们会更加主动的去关心亚文化的动向,并且发自内心的去支持。而当这些标签青少年在一起时,他们会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心理特征,而在同病相怜的基础上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从此形成更加紧密的亚文化群体。这种群体性的活动,会使得他们对于越轨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羞耻感降低,因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在这么做,每一个人内心的羞耻感就会被同化,他们甚至会被这种心理所麻痹,认为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就不是犯罪了,没必要为了这个事情而感到愧疚和羞耻。

通常在这种亚文化群体中,评价体系是非常简单的,即谁的胆子大,谁敢做更出格的事情,谁就是老大。这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力。不管是直接标签青少年还是间接标签青少年,他们都以在亚文化群体中称王称霸而感到满足,这种心理的满足感在主流文化中他们是得不到的,因为他们已经被主流文化所抛弃和孤立。但在亚文化群体中,他们通过自己的胆识、自己的野蛮实施一些犯罪行为后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甚至在群体中获得老大的称号,满足了其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自我满足感的达成。而青少年犯罪一般具有群体性,法不责众的想法和观念使得他们有恃无恐,群体也减少了他们的愧疚感和负罪感,从此团体犯罪会越来越严重,越轨行为也最终演变成犯罪行为。

(四)青少年的社会定位出现断裂,间接标签高频化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无疑受到社会的影响最大,最持久,最深刻。因此,人受到社会的评价和定位,造成的影响就至关重要。出现越轨行为的青少往往受到社会的偏差性定位,而使得越轨行为强化,在社会和家庭学校中受到间接标签,最终导致犯罪。

1.宏观上,社会变迁影响深远。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大的社会变迁,导致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迁,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定社会下的民众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而当社会变迁发生的时候,导致一定的社会构成发生变化,让如家庭、学校等社会的组成部分出现改变,让青少年群体面对一些问题时的固有思维和新变化出现冲突,在观察社会与成年社会人的时候被间接影响,导致越轨行为不断出现,但自身又无法融入社会,格格不入的状态让其被间接贴上标签。

2.微观上,家庭学校潜移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不仅是人们生存的的基本环境,而且也是人类个体社会化最初和最重要的形式”。①每一个人的社会化都是从家庭开始,家庭对人的塑造作用是深远的持久的。

从社会标签理论角度看来,家庭和学校往往是“贴标签”的本源地带。当青少年出现了一个越轨行为之后,被社会贴上一个“犯罪者”、“不良青少年”的标签,使得家庭出现“殃及池鱼”的“丢人”的感觉,不仅没有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反而进行排斥,再度贴标签,让原本标签化的大学生深化标签的作用,让学生对自身家庭出现更强的敌意和叛逆,再次出现越轨行为,最终导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