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起,“80后”登入文坛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随着创作不断深入,相关研究不断完善,“80后”作家开始成为中国当文学史著书写的对象。2009年,文学史著首次将“80后”作家纳入书写范畴。之后,文学史著中的“80后”作家经历了命名由文学爱好者到写作群体的演变,书写方式也从群体展览转向个体审美。但是,当代文学史著对“80后”作家的书写仍然存在一定的忽视与遮蔽,书写对象仍停留在“80后”作家首次出场前后。实际上,在文学史著关注的焦点以外,“80后”作家创作出现拐点,原本属于青春写作的作家选纷纷型来延续创作生涯。还有在文学史著的视野范围以外,一批坚守传统道路的“80后”作家依然受到冷落。因此,“80后”作家不宜入史的声音也一直存在。然而,文学史著中的“80后”作家书写更多存在的是合理性与可能性。当“80后”批评家与作家同构的模式与文学史著编纂者存在差异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文学史著中的“80后”作家将得到更好的呈现。
关键词:文学史著;“80后”作家;写作路径;三种状态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出发、转向、回归——文学史著中“80后”作家的流变-1
(一)出发:闯入文坛的“文学爱好者”-2
(二)转向:写作群体的展示-3
(三)回归:个体的审美的审视-5
二、焦点、拐点、盲点——现实中“80后”作家的写作路径-6
(一)焦点:商业化语境下的青春写作-7
(二)拐点:青春写作溃败后的转型-9
(三)盲点:被冷落的传统道路-10
三、争议性、合理性、可能性——“80后”入史的三种状态-12
(一)争议性:青春写作的溃败-12
(二)合理性:新谱系的建立-14
(三)可能性:走向成熟的同构模式-15
结 语-16
参考文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