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四板式弹簧-滑块内外侧抽芯刨冰机机体注塑模具的整个设计过程及其工作原理。通过对产品内外侧孔刨冰机机体进行工艺分析和材料的性能分析,设计了弹簧驱动滑块内外侧抽芯注射模模具结构,系统地阐述了塑料制件的产品分析、选定注射机型号及参数校核、模具设计计算、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的装配与调试等。
在设计中,先用Auto CAD对模具装配进行初步结构设计,再采用对模具装配进行三维建模,验证其结构的合理性。最后对二维图进行校核,完成模具的零部件结构和装配图纸并编制说明书,系统化的完成整个注塑模具的设计工作。本文对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证明。
关键词:刨冰机机体;模具;侧抽芯;弹簧驱动滑块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1.1 模具行业发展现状-1
1.2 我国模具发展现状-1
1.3 题目的以及意义-2
第二章 材料成型工艺性分析-3
2.1 塑件分析-3
2.2性能分析-3
2.2.1 使用性能-3
2.2.2 成型性能-3
2.2.3 主要性能指标-4
2.3 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4
2.4 ABS成型塑件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4
2.4.1 缺陷-4
2.4.2 消除措施-5
第三章 塑件设备的选择与校核-7
3.1成型设备的选择-7
3.2注射机的校核-8
3.2.1 最大注射量的校核-8
3.2.2 注射压力的校核-8
3.2.3 锁模力的校核[1]-8
3.2.4 安装尺寸校核-9
3.2.4.1 喷嘴尺寸-9
3.2.4.2 定位环尺寸-10
3.2.4.3 最大与最小模具厚度-10
3.2.4.3 开模行程的校核-10
3.2.4.4 顶出装置的校核-11
3.2.5 模架尺寸与注射机拉杆间距校核-11
第四章 模具整体结构及浇注系统的设计-13
4.1 注塑模结构分析-13
4.1.1 模具顺序分型的锁模机构-13
4.1.2 顺序分型的定距机构-13
4.1.3 推出脱模机构-13
4.2 制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13
4.2.1 制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的原则-13
4.2.2 模具分型方案的分析与确定-14
4.3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16
4.4 浇注系统的设计-16
4.4.1 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6
4.4.2 主流道的设计-17
4.4.2.1 主流道的尺寸-17
4.4.2.2 主流道衬套的形式-17
4.4.2.3 定位环-18
4.4.3 分流道的设计-18
4.4.3.1 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18
4.4.3.2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19
4.4.3.2 分流道与浇口的连接形式-20
4.4.4 浇口的设计-20
4.4.4.1 浇口的选择-20
4.4.4.2 浇口尺寸的计算-21
4.4.5 冷料穴的设计-22
第五章 排气系统的设计-23
第六章 成型零件的设计及力学计算-25
6.1 成型零件材料的选用-25
6.2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25
6.2.1 型腔尺寸的计算-25
6.2.1.1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25
6.2.1.2 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26
6.2.1.3 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26
6.2.2 型芯结构的设计-27
6.2.2.1 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28
6.2.2.2 型芯高度尺寸计算-28
第七章 导向及脱模机构的设计-29
7.1 导向机构的设计-29
7.1.1 导柱导向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9
7.1.2 导柱导套的选用及排布-29
7.1.3 支撑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31
7.2 脱模机构的设计-31
7.2.1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31
7.2.2 脱模力的计算-32
7.2.3 脱模方案的分析与确定-33
7.2.4 推杆的设计-34
7.2.5 拉料杆的选择-35
第八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37
8.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方案分析与确定-37
8.2 弹簧驱动侧向抽芯与分型机构主要参数的计算-38
8.2.1 抽芯力的计算-38
8.2.2 抽芯距的计算-39
8.2.3 锁销倾角的确定-39
8.3 弹簧驱动侧向抽芯与分型机构的结构设计-39
8.3.1 锁销的设计-39
8.3.1.1 锁销的结构尺寸-39
8.3.1.2 侧滑块的设计-40
8.3.1.3 导滑槽的设计-41
8.3.1.4 滑块定位装置的设计-41
8.3.1.5 弹簧的选用与校核-41
第九章 冷却系统的计算-43
9.1 冷却时间的确定-43
9.2 模具系统热平衡计算-43
9.2.1 单位时间里型腔内的总热量-43
9.2.2 模具由于空气对流所散发的热量-43
9.2.3 模具由于热辐射所散发的热量-43
9.2.4 模具向注塑机工作台传递的热量-44
9.2.5 冷却水应带走的热量-44
9.3 冷却回路的计算-44
9.3.1 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44
9.3.2 冷却水在管道内的流速-45
9.3.3 冷却水道孔壁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膜系数-45
9.3.4 冷却管道的总传热面积-45
9.3.5 模具应开设冷却管道的孔数-46
9.3.6 冷却介质流道状态校核-46
9.3.7 模内冷却水压降校核-46
结论与展望
致 谢-49
参考文献-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