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鹿原》作为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其代表了中国反思文学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并且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小说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巧处于一个新旧交替变化时代。旧有传统文化走向衰败而新兴文明思潮又不断涌入。作者陈忠实借以典型宗法制社会代表---白鹿原这一载体来表现宗法文化在当时的存在与变革,并且通过研究白鹿原中白姓与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纠纷,让我们可以通过低层人民的生活去认识到的整个中国民族的变迁历程,促使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宗法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对于今后的处理与完善宗法文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全文共有五节,第一节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的目的、现实意义与其研究现状;第二节主要写族长、乡约、祠堂三者作为宗法社会的典型代表是如何在白鹿原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第三节通过两大主题:幸运与不幸来进一步论述宗法文化在白鹿原的上具体体现;第四节论述宗法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各类信仰崇拜;第五章则是全文的结语部分。
关键词:《白鹿原》;宗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宗族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1
一、宗族大家庭下的三者共存的组织结构-1
(一)《乡约》——原上的乡土法典-1
(二)祠堂——精神寄托之所-1
(三)族长——“家长式的统治权”-2
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庭-----幸运与不幸-2
(一)缥缈的幸运-2
1.血缘相连,仁义白鹿村-3
2.以和为贵,以大局为重-3
(二)注定的不幸-3
1.对人性尊严的压抑与摧残-4
2.存在感为零的女人们-4
3.包办婚姻-5
三、宗法文化下的信仰崇拜-5
(一)尊祖敬宗-6
(二)生殖崇拜-6
(三)动植物的崇拜-6
结语-6
参考文献-8
致谢-9